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警花追我到元朝 > 第985、986节 百世英雄百世梦,万里长城万里空

第985、986节 百世英雄百世梦,万里长城万里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北方的北海(贝加尔湖)就更不用说了,地图上成了内湖,整个西伯利亚,都在大唐疆域图中。

就是宋、卫、梁、理四国,也在大唐的疆域之内,只是标注为“诸侯国”。

里海和乌拉尔山以东,只剩下七个国家。除了大唐,就只有天竺中部南部的六国。

可是即便是这天竺六国,也是大唐的外藩,是大唐的附属国。

真是太霸道了。单说面积,和窝阔台时期的蒙古帝国差不多大了。

李洛很满意的浏览完教材,坐在教室的案椅上,下令道:“传村吏和教师来见朕。”

“遵旨!”侍卫领命而去。

须臾间,村正李念忠等四人被侍卫带进学堂,三个村吏,一个教师。

“草民李念忠,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念忠恭恭敬敬,战战兢兢的下拜磕头,其他三人也一起大拜。

按照大唐礼制,哪怕再小的官员,见到皇帝也可自称微臣,而不是草民。可是李念忠等人不敢自称臣。

“平身吧。”李洛气定神闲的翘足坐在椅子上,显得很是洒脱,“李念忠,朕问你,这李家寨有多少户口,赋税几何,从军者几何?”

李念忠见到天子神态和煦,一颗心落下,人也轻松下来,叉手躬身禀奏道:“回禀陛下,李家寨共有一百三十二户,男女老幼还有六百五十三口。赋税,洪武五年共缴纳五百一十六石麦子,茧子十五石,折合银圆五百八十三元。眼下从军者二十八人,都是骑兵。不过,大军北伐时战死两人。”

李洛和大臣们都有点讶然,一个六七百人口的村寨,加入唐军的竟然有将近三十人,还都是骑兵,这个比例实在是很高了。南方一个行政村往往上千人,也就十来人在军中。

这也不奇怪。本地人善骑,也不缺马,而且骁勇善战。不然也不会有当初有名的横山铁骑。就说眼下,唐军骑兵中的横山兵,少说也有五千人。

“想不到小小一村,竟然有二十八名大唐骑兵,还战死两人,当真不易。你们都是西夏遗民么?”李洛问。

李念忠道:“好教陛下知道,李家寨的户主大多姓李,确是故夏遗民。只是今日,我等早就不是党项人了,而是归属汉人。”

唐主点头颔首,对李念忠的态度很是满意。

“你们姓李,可是西夏宗室后裔?”李洛问。

“回陛下话,”老村正道,“草民等虽算是故夏宗室后裔,世系却隔了四百年,要追溯到夏国公庶支。”

“原来如此,确算久远。”李洛明白了。夏国公是谁?就是李思恭。唐定难军节度使,因为镇压黄巢有功,爵封夏国公。这个李,也是唐朝赐姓。

西夏是李思恭的嫡脉李元昊在一百多年后创立的。而李念忠是李思恭的庶脉后裔,说起和西夏王族没啥关系,宗室都说不上。

唯一值钱的身份就是姓李,在西夏时期还能高人一等。

“村民生计如何,可能吃饱穿暖?”李洛问道最关心的问题。

李念忠回答:“回陛下话,自从大唐收复此地,行均田令,定两成赋税,百姓的生计就大为好转,流民也全部返乡。这都是圣天子的功德啊。与蒙元时相比,真是好了太多。所说日子过得紧,总归是能吃饱穿暖了。”

“那朕就放心了。”李洛露出笑意,又看向一个面相斯文的中年男子,“你就是本村教师?”

“回陛下,草民正是村学教师李仲。”斯文男子叉手行礼,神色恭敬的回答。

李洛问:“如今进学者,有多少人?”

“回陛下,共有五十七人。男童二十九,女童二十八。”

“这些教材,可好学么?”

“回陛下,好学。陛下的御制教本,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实在是千古未有的蒙学圣典,其中微言大义,真令草民万分敬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