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文胆共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义之文胆传出来的乃是读《孟子》的声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礼之文胆传出来的乃是读《荀子》的声音。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智之文胆传出来的依然是读论语的声音。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圣道文胆之中,仁之文胆与智之文胆,都是以论语为主导思想凝聚而成,五圣道文胆,孔子的思想占其二,所以,儒道将孔子视之为最伟大的存在,不光是因为孔子乃是儒道开创者,他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最为重要的。
其它的圣人,难以与之相提并论,就算圣人孟子也不可与孔丘齐名。
信之文胆中,传出来了读《大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