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乱世双雄——高欢(下)
斛斯椿和贺拔胜等人率军昼夜兼行,先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一步返回了洛阳,骗开了洛阳的城门,擒杀了在洛阳城中的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杀光了城内尔朱家族的党羽。带领残兵逃回洛阳的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则被他们给生擒活捉,连同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的两颗人头一起,被斛斯椿打包送往邺城献给了高欢。
尔朱家族几乎被一网打尽,只有狡猾的尔朱仲远见形势不妙,又从东郡一路南下,逃到了南梁。
杨忠不是傻子,尔朱家族已经穷途末路了,他没有必要为他们陪葬。权衡利弊之下,杨忠加入了斛斯椿和贺拔胜等人的阵营,投入了昔日武川老乡独孤信的麾下,展开了对尔朱家族的清洗。
大局已定,曾经持观望态度的骠骑大将军、行济州事(治所今山东聊城)侯景、南岐州(今陕西风县)刺史司马子如以及占据关中的关西大都督贺拔岳等人也先后向高欢投诚。贺拔岳还派遣干将宇文泰拿下了长安,擒杀了驻守长安的尔朱天光的弟弟尔朱显寿。
无论是曾经的老朋友还是曾经的死对头,无论他们真诚与否,高欢统统接受了。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高欢对他们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侯景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南道大行台、济州刺史,司马子如为大行台尚书,贺拔岳则被加封为关中大行台。
意气风发的高欢以胜利者的姿态率军挺进了洛阳。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天上的太阳只能有一个,北魏的皇帝也只能有一个。现如今的北魏,却有尔朱家族家族所立的元恭和自己所立的元朗两个皇帝。
这可怎么办呢?
谋士魏兰根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元恭太精明,不利于掌控,元朗是偏支,血统太遥远,最好两个都不立。平阳王元修,是孝文帝的孙子,血统高贵、根正苗红,是最合适的人选。
高欢听了,大喜过望。在高欢看来,立傀儡皇帝,就看血统纯不纯正。像元修这样的宗室王爷,血统无比纯正,那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公元523年四月,元修在洛阳按照鲜卑旧制即皇帝位,史称孝武帝。将他捧上皇位的高欢,被加封为大丞相、太师。
这一年,高欢37岁,有了“澄清寰宇,扫荡天下”的资本,成了北魏实际的掌控者。他可以自豪地对天下说:问北魏大地,谁主沉浮?是高欢,是高欢,还是高欢!
高欢还有一个最大的心病,拥兵自重、雄踞关中的贺拔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