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钩子和计划
然后华润公司推出来的五千枚晶体管芯片,单价五十美金一枚,逼得仙童半导体公司被迫大降价。
从三千五百万美金一台光刻机的单价,砍到了两千万美金一台。
这个单价的话,已经是非常非常低廉了,几乎没有什么赚头,或者说是赚个辛苦费?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不至于血亏嘛。
结果这个价格的光刻机,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因为华润公司的五十美刀一枚芯片,更有性价比啊。
为什么?
五十美金一枚芯片,一万枚芯片也才五十万美金罢了。
而五十万美金对比两千万美金的光刻机,哪个更有优势?
很明显啊!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雷蒙、菲利克斯他们这些人又为什么无脑地花重金,并且是大量的资金采购十几台光刻机呢?
自然是想中间商,想当二道贩子,并且华润公司的光刻机,无论是良品率还是其他,都更有优势。
最关键的还是这台光刻机能够制造内置一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甚至,如果克雷公司、德州仪器、西门子公司等企业,他们有更好的芯片设计工艺、封装技术工艺等等,还能够制造内置五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这样的吸引力,对雷蒙他们这些资本家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致命的。
陈国华没有想着要卖光刻机,直到上半年都过去了,七月第一天,邱宗岳心急火燎地找到他表达了这些担忧之后,他这才提出了光刻机预售的办法。
却没想到预售光刻机这个办法,直接让那些资本家们纷纷‘慷慨解囊’。
然而陈国华自己又提出了一个制造业计划。
几乎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啊,似乎一切尽在陈国华的掌握之中,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提前就准备好了计划书呢?
因此,邱宗岳看似在生气,责怪陈国华没有提前告知他这些信息,害得他为此担忧不已。
实际上他是很开心的,毕竟陈国华这样的聪明人,不仅能够守得住秘密,又有非常强悍的洞察力和市场判断力。
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生在华夏,确实是让人开心的事儿。
“领导,我就是.”
陈国华讪笑着解释了一下,邱宗岳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询问了不少关于这个制造业计划的问题。
“领导,我可以提醒您一下,这个计划需要的资金并不少,几千万人民币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直接从现在有的工厂当中挑选优秀的工人进入这个工业园区.”
“同时,通过今年毕业的高中生进行优中选优的选拔方式来挑选优秀的工人.”
“与其建设广大农村地区,我觉得还是优先发展工业,只要工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够从国外赚到外汇,采购大量的原材料和设备.”
“然后反哺我们的农业机械、农业技术、钾盐矿的开采等等,如此一来,我们的粮食产量才能够提升,这是一项正循环”
听到陈国华说的这些,邱宗岳不由点点头。
事关大局方面的事儿,他觉得还是由陈国华亲自跟上面进行汇报吧。
否则的话,由他传达,只怕会变味。
对此,陈国华只好无奈地摊手道:
“领导,那可能需要等一等了,我现在还没完成这个无人机的测试工作,并且柳冠中同志也还没回来,要不我们明天再一起过去找领导进行汇报?”
邱宗岳欣然点头答应了下来,然后跟着陈国华一起去参观一下这台无人机。
另一边的帐篷里,薛晋权已经玩嗨了。
姚诗琼他们都很想玩这台无人机,结果遥控器在薛晋权手中,他们抢不赢。
“老薛,测试得怎么样了?最大飞行速度是多少?”
伴随着陈国华和邱宗岳两人的到来,薛晋权他们顿时收敛了起来,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
“主任,我们刚才已经测试过了,空中最大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六十七公里每小时,最优的速度应该是五十五公里每小时.”
就在薛晋权汇报的时候,旁边的姚诗琼他们突然惊呼了起来。
因为显示器上面出现了一只从天而降的游隼,直接冲着无人机俯冲而来。
无人机总共有四个摄像机镜头,其中一个就在顶部这边。
主摄像头是在无人机腹部,这个地方可以查看前后左右的方向,但主摄像头一般来说只会一直盯着某个方向,因为这相当于无人机的眼睛。
其他三个摄像头,更多是用来警惕其他突发情况,或者是主摄像头的补充。
陈国华和邱宗岳也看到了显示器里面的那只游隼,顿时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众所周知,游隼的飞行速度,一般来说都是在五十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可是当它们俯冲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每秒一百零八米。
相当于每小时三百八十九公里的速度,非常恐怖。
如此迅猛的俯冲速度,一般来说,还真没办法及时反应过来。
而刚才的薛晋权正一心两用,一边操控无人机飞行,一边给陈国华进行汇报工作。
也因此,在这样的时刻,薛晋权想要及时反应过来,躲避游隼的攻击。
难度系数非常大。
那么他能否躲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