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55章,信心

第155章,信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华,接下来你不会有什么其他项目了吧?”

“领导,怎么了?”

陈国华奇怪地问道。

他刚从北大回来,就被段云平给召唤过来了。

“还能是怎么了?”

段云平苦笑了一下,简单解释了一下情况。

那就是北汽制造厂的厂区不够地方用了。

伴随着整个新厂区的迅速扩大,去年还好说,现在已经完全把之前二期工程剩余的厂房也全部都用完了。

如果还要继续扩建的话,要么是跟隔壁的工厂或合作商量一下,要么就是另外再建新的厂房了。

不提北汽制造厂今年建成的生产线,光是陈国华自己,便弄出来的安全带加工车间、板簧加工车间、磁芯板生产车间、碳纤维材料生产车间、高级单反照相机生产车间等等,队伍急剧扩大。

就这,还是把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等部分产品给让了出去。

否则的话,只会更多。

陈国华闻言,顿时错愕不已。

好家伙,北汽制造厂那么大,居然就已经快要满员的状态了?

还好大部分技术都是自己的,要不然十月份之后,可就麻烦大了。

“领导,不急不急,如果我要申请项目,肯定会提前跟您说的。”

脑子里转了一圈,陈国华对于北汽制造厂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担心。

但十月份之后,就不得不操心一下了。

“那就好,对了,下周就是全运会了,你要休息好,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别到时候匆匆忙忙,误了事可不好!”

听到段云平的话,陈国华顿时翻了个白眼。

不提这事儿还好,一提这件事,他就很想吐槽。

全运会啊,那可是有人民解放军参加的运动会啊,他居然跟这些卧虎藏龙的牛人比赛?

他又不是专业竞技运动员,即便他在之前跑出了十秒零九的好成绩。

但是,跟这些专业运动员相比,肯定是比不过的啊。

算了,就像对方说的,重在参与嘛。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都在安排工作,监督进度。

碳纤维的研发进度,直接就进入了瓶颈期。

之前八月底的时候,刚拿出来了110号碳纤维,现在直接是歇火了。

十天都过去了,结果他们一点进度都没有。

要知道他们这个研究车间队伍里可是有十三名大学生啊,还有三十名中专生和技术工人,他们都已经磨练了大半年,还是不太行的样子。

反倒是十七号仓库,晶体管研发车间这边,在十一号下午,拿出来了一款仅仅只有一丝米的晶体管。

“测试过了吗?”

陈国华看着跟头发差不多粗细的晶体管,好奇地询问道。

其实就在今年,内地这边发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废除了重量单位的公丝和丝,并以米忽制规定了长度计量单位丝米。

也就是说,一毫米为十丝米,一丝米为十忽米,一忽米等于十位米这样的计量标准。

而在国外,十九世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以头发宽度约为一百微米为准,以一丝米、100微米作为机械加工测量单位。

所以,眼下车间内制造出来的这一丝米大小的晶体管,可不就是跟头发丝差不多粗细嘛。

确实是非常小的晶体管了,技术突破到了这里,已经是非常牛逼的了。

“目前还没进行测试,我们也是刚研制出来,您就刚巧进来了.”

二部研究员恭敬地说道。

旁边的其他研究员,也都十分恭敬。

晶体管缩小技术是陈国华提供的,技术痛点难点,也都是陈国华帮助解决的。

甚至,改进之前那套老旧的技术设备,也是陈国华指挥马云禄等人火速解决的。

否则的话,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拿出了一百微米的晶体管成品了。

“那就先拿去测试,其他人继续制造更多这样的晶体管.”

陈国华看着众人,立马大声催促道:

“我们需要跟时间赛跑,晶体管只是最容易突破的技术,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障碍罢了”

“我需要你们拥有更加熟练的晶体管制造技术,而不是杵在原地看着我,看我没用,我又不是人民币,还能让你们发财不成?”

众人哈哈大笑,旋即分散开了,该干嘛干嘛去了。

然而,很快,陈国华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第一个研制出来的晶体管,无法通过测试。

“改进一下测试机器,抓紧时间再制造第二枚、第三枚晶体管出来,今天说什么也要给我破了这个难关.”

听到坏消息之后,陈国华并不觉得沮丧,这是意料中的事儿。

“根据目前的尺寸来查看,晶体管的大小已经完美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不需要再给它放大了.”

“其他技术细节,都给我把控好,不能够再出现问题.”

“成品率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在制造晶体管的过程中,都给我再反思一下,是不是什么步骤遗漏了?还是没有做得更精细一些?”

为了研制出尺寸更小的晶体管,陈国华在这个车间里,也是直接上了洁净室。

只不过,现如今的洁净室,还只是相对简单的封闭式无尘车间罢了。

并没有做好更多的消毒措施,仅仅只是简单的多一套无尘服罢了。

无尘服是从国棉二厂那边订购的,还从合作社那边的工人家属,招聘了十五人,协助清洗这些无尘服。

这些无尘服可是每天都需要清洗的,一旦今天清洗之后的无尘服,没法完成干燥,那可就出大事儿了。

当然了,她们都会使用烘干机来进行烘干这些无尘服,并且还会进行最后一道消毒工序之后,才会放回无尘车间。

烘干机这东西就不用说了,很早之前就已经应用在纺织、造纸等领域。

时间过得飞快,临近中午吃饭的时间,终于,在第十八枚晶体管通过测试之后,第二十枚、二十三和二十六枚也陆续通过了检测。

“停,大家听我说!”陈国华突然喊停,众人放下手中的活,好奇地看着他。

“目前为止,我们只研制出了四枚合格的晶体管,这说明技术是没有问题的,但生产的过程,出现了问题”

“这个成品率,无疑是不能够进入生产线的,因为它不是合格且成熟的技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