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44章,六所三人组

第144章,六所三人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陈国华拿出来的109号碳纤维,完完全全就是最适合航空工业使用的非金属材料。

不仅仅只是它质量轻、硬度强等特点,更是因为它的耐高温等性能。

这事儿还是杨丽清她所在的107工厂,本身就跟六所有合作关系。

而107工厂也已经可以自行生产109号碳纤维了,所以刚巧就被六所知道这种新型材料。

其实,按理来说,之前伍先生也来过北汽,知道这一款109号碳纤维。

但被陈国华忽悠了,因为陈国华说了,现在的109号碳纤维,其实还不能够用在航空飞机上面。

伍先生当然相信陈国华的话啊,毕竟后者是专家嘛。

可现如今,蒋汉文这位第六研究所工程师,经过各项检查之后,确认了109号碳纤维的惊人性能,马上就汇报给了魏祖业和李秉成两人。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会面。

简单介绍过后,魏祖业都没有寒暄,直入主题,询问陈国华这样的材料是否还可以继续改进?

“魏主任,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纤维科研所已经在全力改进了,每周都可以进行一次试验.”

陈国华点点头,碳纤维这东西,可以说有很多种,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的碳纤维材料。

就目前而言,堪比普通钢的碳纤维,其实就是中低端的碳纤维。

如果非要用在航空飞机上面,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听到陈国华的话,魏祖业、李秉成和蒋汉文三人顿时两眼放光。

他们马上表示能否去纤维科研所参观一下,这当然是没有问题了。

于是,众人直接离开了办公室,直奔纤维科研所。

到地方之后,魏祖业他们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设备等都十分不错,规划得非常好。

就是有一点让魏祖业三人很想吐槽:居然有人一边看资料一边实验,简直了!

“陈国华同志,你们这研究所有多少位大学生啊?”

“总共十三名大学生,剩下的都是中专或是高中生,其中还有两位是初中毕业生”

那两名初中毕业生的技术是非常不错的,之前是从其他单位转过来的。

听到陈国华的话,魏祖业三人直接惊呼了起来:怎么可能?

拢共也才十三名大学生罢了,算上陈国华,也就是十四个大学生。

怎么可能会如此短时间内就研制出了碳纤维呢?

魏祖业他们三人几乎下意识地把陈国华给撇开了。

毕竟他们也知道陈国华是领导,虽然是很年轻的领导,但也没有想过他懂那么多。

所以魏祖业他们都以为是裴益民、齐北、顾崇杰他们这十三位大学生把碳纤维给研发出来的。

“呵呵,魏主任,这就是我们纤维科研所了,不大,但没有什么不可能,或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拿出来更好的碳纤维材料”

陈国华笑了笑,坦言道。

此话一出,让魏祖业他们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作为一五计划当中,北方援助建设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项目之一,六所可是专门为航空材料而生的。

结果,人家一个造汽车的,却研发出来了他们想要的航空材料。

这打击,不得不说,有点大。

早些年的航空材料是镁合金,到了四五十年代的时候,不锈钢成为了航空结构材料。

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钛合金材料。

然而内地却是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陆续使用钛合金材料作为航空紧固件的。

在一九五二年之后,太钢等钢铁厂陆续炼制出了不锈钢,结束了内地不能生产不锈钢的历史。

众所周知,不锈钢的拉伸强度一般都是在400到2000左右,弹性模量则是在190-200之间。

而109号碳纤维材料,它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是4700和230,远超不锈钢这种材料。

加上它质量轻、耐高温等特点,绝对是非常非常好的航空工业材料,没有之一。

现在,魏祖业他们已经参观过纤维科研所,知道他们的研发情况。

然而对比六所那边,却是应验了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要知道,在五七年十月份的时候,整个六所的职工已经达到了七百四十二人。

其中工程师有三十二人,技术员两百二十四人,助理技术员一百六十三人。

如此庞大的研发团队,对比仅仅只有十三名大学生和三十名中专生和技术工人的纤维科研所,六所真的是羞愧惨了。

因此,现在听到陈国华刚才那句话,魏祖业他们三人的心情,那是相当复杂。

收拾了一下心情,魏祖业表示,可以跟北汽制造厂这边进行合作,就专门研发这碳纤维。

“好啊,没问题,热烈欢迎。”

陈国华当然很开心啊,他才不介意什么分享成果之类的。

只要是他主导的项目,那就没问题了。

如果是对方主导,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协调啊?

他那么快就答应下来,自然是因为六所家研究所,目前还不是国防部下属单位。

更重要的是,对方目前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的,算是自家人。

见陈国华这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魏祖业三人错愕了一下,旋即大喜。

“好好好,不愧是我们的天才,那这样,陈国华同志,您尽快让他们都搬去西郊冷泉村那边”

听到魏祖业的话,陈国华的笑容瞬间凝固了,“魏主任,您刚才说的意思是,让你们六所主导这次纤维的研究?”

好家伙,你们六所的算盘,打得挺六啊。

想屁吃呢!

段云平的脸色也黑了下来,原本还以为魏祖业他们是客人呢,没想到是恶客啊。

“魏主任,你这么干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太地道了?”

旁边的杨丽清苦笑连连,她这才发现老魏这家伙是挺会挖坑的啊。

说什么合作,还不都是看上了人家的研发团队嘛?

而且看上就看上嘛,居然不挖主要的大功臣陈国华,反而去挖裴益民他们这些人?

真是本末倒置!

话说回来,也就是魏祖业他们不了解陈国华在碳纤维项目当中的付出,所以有这样的误会,倒也十分正常。

“不是,老段,刚才陈国华同志可是已经答应了啊”

魏祖业顿时有些耍无赖地说道。

他这也不算是语言陷阱,只能说是耍滑头、抖机灵罢了。

上不得台面!

没等段云平开口,陈国华直接冷笑着说道:

“魏主任,您要是真的想带走他们,那您就带走他们好了,只要他们肯定答应您,那您就带走吧。”

“当真?”

魏祖业顿时大喜,旋即狐疑了起来。

陈国华却不以为然地点头,再次肯定了他刚才的话。

如果裴益民真的愿意离开,那才叫有鬼了。

这也是一次机会,看看到底有谁想要离开的,趁早把他们踢走。

于是,当陈国华把裴益民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过来说个事。

接着李秉成站出来,询问裴益民、齐北他们是否愿意跟他去六所。

李秉成还简单介绍了一下六所的待遇和科研团队的实力。

结果,在他万分期待的眼神下,齐北他们全都摇头了。

去什么第六研究所啊?

哪有待在北汽制造厂的纤维科研所好啊?

跟着陈国华吃香喝辣的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科研成果拿到手软,奖金、奖章等奖励也都很常见。

反倒是第六研究所,听都没听说过,有什么好去的?

京城有六百六十多万人,是一个很大的城市。

然而很多消息却是可以很快就传遍整个京城了。

北汽制造厂就是这样,比如之前春节的时候,每位工人都分到了一斤半的猪肉,很快就全城皆知了。

第六研究所这个单位,也不知道是不是保密关系,但反正他们都要跑来参观了,估计实力也不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