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四种办法
而现在都已经是四月底了,明天就是五月了。
听到于沫离的话,陈国华沉默了一下,然后安慰了一下小家伙。
“你忘记我们地下室还有粮食这件事么?”
“可是大哥,那些粮食不是不可以吃么?”陈小敏睁大眼睛,泪光还在闪烁着,可爱得很。
“哈哈,谁跟你说一直都不能吃的?”
陈国华大笑了一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现在就是时候了,再怎么饿,也不能让你饿肚子啊。”
“那是不是可以告诉大嫂了呀?”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偷偷摸摸地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看书的于沫离。
这小眼神,也是没谁了。
“还不行!”
“啊?为什么?”
“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呀?今天的作业写完了么?写完了就去练字”
小家伙顿时嘟起嘴巴,白了她大哥一眼,不情不愿地去练字了。
晚上的餐桌上,胡萍姑勉强挤出笑容,冲陈国华道:
“往后啊,我们家就剩下你和娘两人的粮食份额不变,其他人都要减少两斤了”
“都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哪分这么多你我?”
陈国华的心态还算好,但三小只却偷看了他一眼,然后低头继续扒饭。
她们大哥说,地下室的那些粮食还是先别说出去了,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反正是能瞒住一天是一天。
“没错,都是一家人,别计较那么多,也别想那么多”
云婉裳也跟着乐观地说道。
一家人就她和陈国华两人是高级脑力劳动者,所以不仅仅每月可以享有食油定量外补助食用油市斤,而且粮食定量还没降低。
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了吧。
陈恭禄也跟着说了几句,但往后家里该缩衣节食,还得缩衣节食。
“爹,您这句话我只赞同一半。”陈国华却有不同意见:
“节约粮食是优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倡导,这没错,但不能一直说这事儿。”
“我们应该在倡导的同时,也要积极宣扬勤劳,创造美好新生活,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等等积极向上的话.”
老陈还没开口说话,云婉裳就已经点头表示赞同了。
得,陈恭禄只能败退。
他一个人要吵赢陈国华和云婉裳母子俩,还真是有很大的难度呢。
何况,他一个大老粗,跟陈国华还能掰扯几句,跟他媳妇就没办法掰扯了。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他媳妇教育他多一些,而不是他教育他媳妇。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有一个妻管严的外号了。
关于粮食份额下调的事儿,很快就成为了全京城热议的话题了。
街头巷尾处的大爷大妈们,都在议论纷纷。
但大家的心态还算好,还能稳得住。
人民报、青年报、妇女报等报纸也报道了此事,而且还把之前的烟条棒这事儿给重新拿出来报道了一遍。
并且也提及了京城增雨设备制造厂等好几个地方工厂。
换句话说,国家针对今年初春的干旱问题,已经作出了有效反应,不会耽误春耕,也不会影响到秋粮的收成。
伴随着这样的议论声,五月份已经到来了。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
这个节日是从四九年就已经规定的法定节日,全国都会放假一天。
并且是全国欢庆的日子,天安门广场等公共场合都会有节目看。
所以这一天,陈国华也是早早被三小只叫起来,然后拉着她们大嫂一起出门去看节目了。
至于说昨天粮食份额下调的事儿,似乎也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
“看什么节目呀?”
陈国华还挺好奇的,因为去年的这个五一节日,他是在罗峰他们家度过的。
那个时候需要参加高考,而且五月初是模拟考试的日子,所以时间较为紧张。
嗯,是罗峰他们的时间比较紧张,陈国华自己的话,倒是没有什么。
“哎呀,大哥你跟着我们就对了.”
走在最前面的陈小月,回头说了一句,她身后的于沫离捂嘴偷笑,只有最后面的陈国华,满脸无奈。
走了没多久,前面就堵路了。
人太多了,根本很难挤进去。
今天是所有人都放假的日子,几乎都跑出来活动了。
隔着老远,陈国华都听到了前边天安门广场那边,载歌载舞的声音,十分的热闹。
“要不我们回去吧?这根本挤不进去啊.”
对于看人头这样的活动,陈国华相对排斥。
放眼望去,他前面全都是乌泱泱的人头,似乎全民都挤在长安街这边了。
也就是陈国华他们家住在翠花胡同,距离天安门广场非常近。
否则的话,现在别说挤了,估计连来到附近街道的资格都没有。
“哎呀,大哥你真扫兴,大嫂你说说他,他好无趣啊”
牵着她大嫂的陈小梅,忍不住吐槽道。
只有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陈小敏,乐呵呵地笑着,没有丝毫参与到大家要不要离开的这个话题的意思。
尽管她已经五岁了,但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很受宠。
陈援朝也想坐上去来着,毕竟他现在什么都看不到,都是人。
时间飞逝,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大家伙却只是前进了十多米罢了。
得,这个节目是看不到了。
加上陈国华不时说上两句,于沫离也赞同离开,于是大家只好半途而废了。
不去看节目的话,还能干嘛呢?
去颐和园或者其他地方逛一逛咯,爬长城、香山公园等等,也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随大流的陈国华,没有发表意见。
等于沫离和陈小月几人讨论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决定了,去颐和园那边拍照。
反正家里有照相机,缺的是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