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放权
没有集权,就干不成大事。
大明拖不起,也等不起了。
“第二,从今日起,凡是牵扯到政务,不涉及军机要务,内阁可先进行票拟,按照多寡归档,超半数赞同的票拟,朕一般不会驳斥,直接批红流转,这样能有效提高效率,加强内阁佐政作用。”
“!!!”
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毕自严、何宗彦、沈、史继偕、孙承宗、王象乾一行都惊住了。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实则却给内阁增加很大的权力,倘若真要这样做的话,那内阁对外朝有司的掌控,无形中就增强了很多,甚至内阁诸臣的地位,也都在无形中增强很多。
尽管过去的内阁有权吧,但是多集中在内阁首辅身上,像次辅与群辅的权,不能说没有吧,可是却无法与首辅相比,不过话又说回来,首辅尽管有权,但内阁只掌票拟,想要落实流转,尚需经司礼监批红。
朱由校说的这句话,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只要不牵扯到军机要务,就像打仗啊,军队啊之类的,其他的一切政务,只要内阁进行的阁议,不管是哪项政务商榷,有半数赞同的,基本就代表必批红,当然争议性大的,要及时呈递御前。
“陛下,此议在过去没有先例,是否真的要落实,陛下要三思而行啊。”在众人惊疑之际,孙承宗站了出来,皱眉向天子作揖拜道。
“臣附议!”
“臣附议!”
毕自严、王象乾紧随其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