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尝尝天家的血是什么滋味
硕王府,
大厅内,
“银子都筹备得如何了?”
硕亲王坐在主位上正端着一杯茶水,一边品茶一边开口询问着,身前十来位掌柜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听候着。
这些人都是替王府操持着各类行当生意的掌柜,毕竟王府里还有几十张嘴需要养活,加上这些皇亲国戚的生活本就奢糜,单单靠朝廷那点银子自然是供养不起的。
“回禀王爷,小的名下十七家青楼,今年所有账目上的银子都已经抽出来了,莫约有十三万两银子。”
话音落下,一名财权最重的掌柜率先出声道,王府这些产业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挂在王爷名下的,都是挑出心腹打理。
当然了上京城中能把皮肉生意当成主业发展的也只有眼前这位硕亲王了,谁都晓得青楼是个消金窟,可也要一些基本脸面,不管是明面还是背地里都不愿沾染这些生意。
“回禀王爷,小的名下十三家酒楼所有账目的银子也都划到府上来了。”
“回禀王爷……”
十几位掌柜的细细禀告着,王府管家接过各家递来的账本敲打着算盘核对着。
“都算清楚了没?”
硕亲王听完之后沉声问道。
“回禀王爷,各家归拢的现银,加上府里的余银,算在一起,咱们现在手头里能够动用的银子算在一起拢共有三十二万两。”
那管家起身禀报道,王爷虽然清贵无比,可上京城中却没丁点实权,自然没法子和那些胆大包天的尚书相比。
“若是按照近些年朝廷战事失利的惯例来说,京畿之地短期的粮价莫约能涨个三至五成左右……”
“若是咱们操作得当,全部都能在粮价最高的时候抛售出去的话,最多的话,能挣钱个十六万两银子。”
一旁的管家对照着上京城这些年粮价变动的数额和收拢起来银子的账目,打着算盘清算着。
“十六万两银子吗?”
硕亲王抿了一口茶后继续道:“还是少了点,本王还琢磨着,把现在这王府翻修,扩建一下。”
“毕竟本王还得趁着如今年岁不大,多纳几房小妾,给咱们老朱家开枝散叶,可王府太小了,如今倒是有些拥挤。”
硕亲王随即又摇了摇头道:“说起来,这朝廷也忒小气了些,每年拨的银子太少了些,不然本王也不至于还要绞尽脑汁的捞银子。”
依照大离朝的规矩非同姓不封王,诸王虽然分封各地,拥有爵位,但除了藩府之外,不领有封地和臣民,皆由朝廷颁给“宗禄”。
除极少数负责防边掌握实权的王爷外,其余诸王只能掌握少数的护卫军,对封地内的事情更是插不上手。
因为在大离的开国皇帝看来,分封皇室子孙虽然能够,控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可也只需要少数有本事的子嗣,便足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使朱家的王朝固若金汤。
至于那些不成器的子孙,随便找一块地封给他们,也够意思了,所以大多在就藩的亲王日子并不好过,随着,王朝延续,好地方也被分完了,余下一些鸟不拉屎的地儿,就更没人愿意去。
所以硕亲王和余下一些亲王,郡王,这才死皮赖脸的留在上京城中,腆着脸,凭借着皇亲国戚的名头,也是抢占了不少生意。
“回禀王爷,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京畿之地人口稠密,各地的粮食储备也是不少,单单是上京城一百二十八坊市中的粮铺加在一起便有八百余间,”
“咱们这点银子投进去实在是掀不起太大的水花,对粮价上涨的影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那管家也是无奈道。
“本王也是知道这回事,早在陛下筹银子当天,退朝之后本王就和诸位兄弟谈过,想让他们出点银子,多凑点银子,方便抬高粮价,可,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挣这笔银子……”
“今日本王也是早早的下了请帖,可眼瞅着这都午后了,他们硬是一个人也没来,不是说患病,就是忙着生孩子……”
“越说本王便越是来气……”
“平日里也是抠搜得紧,前些日子捐银也没比本王多出几千两,可偏偏,这般发财的好事,本王惦记着都是一家人,又是长兄,想要带着他们发财,他们倒好,一个个把头缩得跟个鹌鹑一样……”
“王爷,府外有人求见。”
“说是有买卖要和王爷商谈。”
就在硕亲王气急败坏,快要破口大骂的时候,有门房小跑过来禀报道。
“谈生意?”
“哼?”
“什么猫猫狗狗都配与本王谈生意?”
“不见,不见!”
硕亲王极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
“王爷,听他们自己说,”
“好像是什么四大商帮的人。”
那门房见状解释出声道。
“噗……”
“四大商帮?
闻声,
硕亲王一口茶水猛然喷出。那日在朝堂之上听听真真切切,就是他们几家吃下了北伐的粮草,其中财力之雄厚远远不是自己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银可以与之相比的。
“他娘的,这是财神爷上门了!”
“快,快,快!”
“吩咐下去,即刻在大厅设宴,”
“本王定要好生款待款待他们!”
硕亲王说罢放下茶杯,竟是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屁颠屁颠的亲自迎了出去,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众人眼中,也不知,那圆滚滚的身材,为何能如此敏捷。
大厅之中,
那几名四大商帮的话事人也是诚惶诚恐,方才在骆府吃了瓜落不说,赶着去拜访了其他几位王爷也是吃了闭门羹,就在心怀忐忑的时候,没想到这人亲自迎了出来。
“如此说来,”
“诸位是要与本王合作?”
“一同做空上京的粮市?”
硕亲王听完几人的话抚摸着下颌的胡须沉吟道,眼珠子也是滴溜滴溜的转着,并没有直接应下。
“确实如王爷所言。”
“本王之前想的法子,倒是小打小闹了,可,有一点好,就算是出了些乱子,被人查了出来,陛下顶天了责骂本王几句……”
“若是当真与你们合作,冒天下之大不韪,怕是得担上天大的干系,若是陛下晓得了恐怕本王这边也不好交代……”
硕亲王望着其貌不扬的几位话事人也是暗自心惊不已,自然也明白其中暗藏的风险,此刻哪里还有之前的市侩,眼中全是凝重。
“若是王爷答应,”
“我等愿意让出三成利来!”
领头那商贾直接出声道,显然来之前也是主家商讨过,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三成?”
“王爷无需出本钱,也可以派人查账,等到事成之后,该是王爷的三成银子,一分都不会少。”
领头那商贾继续道。
“若是事成,用不了几日的光景,我等便能将京畿之地的粮价抬上数倍有余!”
“到时候交与王爷的银子能以百万计!”
那商贾继续道。
“以百万计?”
硕亲王闻声迟疑道,面色也是极为纠结,内心更是天人交战不止。
“呼……”
“还是免了吧。”
“这笔银子实在是太过烫手了些……”
再三犹豫之后硕亲王还是摇了摇头。
“王爷,三成不行的话……”
“那么五成呢?”
领头那掌柜和余下三人对视一眼后,咬牙开口道。
“我等出资,王爷出面。”
“挣来百姓的银子我等五五分润。”
“若是王爷您觉得还是不够安稳,那么粮价每上涨一分,我们便先行将要赚到的银子预付给您……”
“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五成?”
“预付?”
硕亲王闻声也是怔住了,要知道若是此事能成,自己这辈子都可以躺在金山上睡觉了,至于修缮王府?
还修缮个锤子,
直接重新盖座新的自己住,
旧的这座王府拿来拆着玩,
“可……”
“本王也只能应付陛下那边,”
“余下的关节……”
说至此处时硕亲王明显已经心动了。
“还请王爷放心,余下打点各个关节的银子,我等单独拿出交与王爷,想来依照王爷的名头顶在上边,他们没了顾虑,也是会收下的。”
领头那掌柜的倒也干脆,直接当场从掏出一大叠银票递了过去道:“这笔银子,且当王爷跑腿的茶水钱,余下的银子……”
“这……”
“这怎么好意思?”
硕亲王望着桌上那厚厚一叠的万两银票看得眼睛都直了,仔细打量一番全是汇通商行的银票,且都是当日就能换出的活期银票,换句话来说便是,只要自己想,还不用等以后,当天就能躺在银子堆成的大床上睡觉。
“王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想必这笔银子,那点风险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