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天下风闻暗潮涌动
就在百晓生说至此处时,
一锭金子落到了他身前的木桌上。
“小生,谢过客官打赏!”
“客官,好生阔气!”
百晓生不着痕迹的把金子收入袖中,露出一个寻常说书人市侩的笑脸,随即又顺着金锭抛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一中年男子正往自己这边走来,步履有些踉跄。
“他死了没?”
谢文学走到百晓生面前问道,说话间双唇微微有些泛白,自己刚刚从清河郡赶回来,沿途已经听到了那些书院学子身死的事情,至于国子监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出,如今骤然听到如何能够无动于衷。
“这位客官,且稍安勿躁。”
“虽说那谢祭酒,一身风骨,不惧生死,可那贼子到底也不是善茬,谢祭酒最终还是身死在那贼子手中。”
“谓之于,”
“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百晓生再度拍响惊堂木道。
一句诗词落下引得那些官员也是啧啧称奇,不知情者更是为那谢文博叫好不迭,莫名间对那贼子心生厌恶。
“嘭……”
谢文学却是只觉得耳畔轰鸣不止,原本就想过家兄会有失败的可能,可没想到如此之快,拢共算起来不过几日的功夫,那狗贼骆粥便已经杀入了国子监。
他死了?
自己要不要离开上京城?
谢文学的脑子里陡然想起了分别之时家兄说起的话。
如今自己谢家在清河郡所有的产业都已经变卖了出去,便是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商道也是折价办卖半送的处理掉了,算起来有数百万两之巨,足够自己和家眷过活十几辈子了。
“话说,国子监事出之后,满朝震动,陛下也是忍受不了那贼子的行径,只见午门之外,上百名东厂番子将那贼子扣押在地,往东华门处送去……”
百晓生没有理会还在天人交战的谢文学,而是自顾自的说着后续的事情。
“东厂?”
谢文学骤然听到熟悉的词汇惊醒过来,慌忙出声打断道。
“东厂!”
“就是前些日子新开的衙门。”
百晓生笑着解释道。
“你是说那狗贼骆粥,”
“已经被送去了东厂关押?”
谢文闻声语调陡然变得激动起来,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东厂他自然是听说过的,而且不止一次,不过那贼子被关押进去的事情,就发生在昨日,外地入京的人自然无从知晓。
“自然,若是这位客官不信,待会城门开启后,可以入城到处打听打听,想来现在已经传开了。”
百晓生笑道。
“此时距离开城门还有一些时间,你且详细说说城内的情况!”
谢文学拽着百晓生的手问道,情急之下早就没有往日的沉稳,毕竟若是骆粥尚且势大,自己虽是万般不愿也只能如之前商议的一般背井离乡了。
可故土难离,不到万不得已,
谁又愿意轻易离开?
……
“如此,说来那贼子已经失势?”
听完百晓生的话,
谢文学虽然没有全信也是心安了不少。
“依照小生来看,那狗贼这趟想要出来怕是很难了,没了指挥使,锦衣卫大势已去……”
“仍凭他昨日早些还风光无限,此时也是沦为了他人阶下囚徒……”
百晓生长叹出声道。
“依你看来,那东厂如何?”
谢文学望着气质不俗的百晓生鬼使神差的问道,只是想着这类说书人常年混迹于各大酒楼勾栏瓦舍,消息比常人灵通许多,与自己没有没利益纠葛,权当听听旁人的见解。
“小生不敢非议那正当红的衙门,只能说一句,锦衣卫如火,东厂如水,火烧得太大了,自然得用水来浇。”
“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
百晓生笑而不语道。
“如此说来,那贼子落到了东厂的手里,岂不是已是万劫不复?”
身旁有入京的官员也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万劫不复?”
“倒也未必!”
“毕竟人还没死,便一切都有可能,天底下的事情谁又说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