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无妨,多谢老丈告知。那我就在偏厅候着,你先去忙吧,不用招待我。”林嘉宝坐在偏厅等了半个时辰,商大人才缓缓现身。
“嘉宝,等的着急了吧,年节实在是客人太多,还请见谅。”商舒铎很是客气的说。
“没有没有,也没等太久。大人人脉深广,受人敬仰,自然是客似云来。”林嘉宝客气的奉承道,然后递上了一本李春意为自己淘来的古书。
“哦,这是前朝大家的亲本!嘉宝有心了。”商舒铎很满意的说道。“明年的乡试大比可有把握?”
“学生不才,明年想去试他一试。只是学生对于朝廷的时事政策不甚了解,不知大人可有良策,还请赐教。”林嘉宝起身回话。
“嗯,我朝官吏之间都有邸报相传。邸报上有朝廷最新的时事政策,官员的选拔调动以及地方官员上奏的奏折。各级的驿站或者是报房里应该都有,若是你没有门路的话,老夫写一封推荐信给你,然后你拿着信就可以去报房借阅了。”商舒铎捋了捋胡子,大方地说道。
林家宝听后大喜过望,立马上前向着商舒铎行礼拜谢。“多谢大人大恩,学生莫齿难忘!”随后出了商府,坐着船连夜赶回了岳安府。
次日林嘉宝包了了几份门包,里面分别放了一贯钱。然后到了报房门口,将信和门包递给报房的人。报房的小吏看他如此有眼色,又有官员的推荐信,于是便拿了最近几月的邸报给他浏览。
“若是看
不完也没有关系,等你年后再过来也可以。”小吏提醒道。
“多谢小哥提醒,请问这里的邸报我可以拿回家手抄一份再送过来吗?”林嘉宝出声问道。
“嗯,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得多交些担保银。”小吏笑眯眯的看着林嘉宝说道。心想这人穿得不错,又有官员推荐,应该是个肥羊,说不定可以宰下来一点过年钱。
林嘉宝听他如此说道,心里却松了一口气。只是要钱的话就好办多了,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敢问小哥,不知要交多少担保银?”
小吏看了看林嘉宝悬在腰间的银袋子,试探性的说道:“一份邸报,一两银子。”
林嘉宝数了一下,桌子上一共有六份邸报。心想这钱可以给,但是不能给的这么容易,不然养大了小吏的胃口,长此以往自己怕是得耗费许多银钱。于是说:“请小哥通融,学生出门带的银钱有限,怕是没有这许多。”说着便从袋子里掏出来三两半的银子,递到了小吏的手中。
小吏将手中的银子掂了掂,满意的说道,“行吧,今儿算你走运,拿回去吧。过年前记得将它送回来,若是弄丢了,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多谢小哥通融。”林嘉宝冲着小吏一脸感激的道谢。然后将邸报对折,揣进怀里,往家中赶去。
回到家中,坐在书案前。吩咐书童在旁边点了一个火盆,烤了烤有些僵硬的手,然后才翻阅书案上的邸报。
邸报差不多和A4纸一般大小,只不过纸张发黄,没有标题,也没有页码,只是一项项的写着不同内容。林嘉宝手中的这份邸报是上个月的,一共有八页,每页有六行,每行有十五个字,统一都是黑色印刷字体。
上面第一项写着,今年各省更换的学政(管教育的官员)的上谕,指出除岳安、闵和、岭南不予变动外,新任命稻合、安辛等九省学政姓名。是恩桂等大臣奉旨捉拿在逃库丁的奏呈。
第二项是梁广及岭南总督会同户部奏遵旨核议通筹沿海地区通商之后,各海关进出税收和人员安排调动的奏折。后面还有许多项内容,都是林嘉宝之前这个阶级没有办法接触到的。
林嘉宝细细翻阅着,然后消化吸收着陈朝的政策方针及时事内容,免得自己写八股文章的时候,都是套用一些老陈乏掉的词,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不知所云。
翻阅到最后一页,林嘉宝突然看到上面出现了一个轶闻趣事。说的是京城一位国子监祭酒,学着古时的文人养鹅为趣,确是没想到那鹅,到了家之后就紧撵着他一个人追。情急之下,一脚踹死了那只鹅,然后晚饭时鹅上了餐桌。
林嘉宝看后,摇着头笑了笑。原
以为邸报是古代的政治报纸,没想到也会登记娱乐内容。古人也是蛮有意趣的嘛,那位国子监祭酒怕是得青史留名了吧。
“夫君,姐姐和姐夫过来了。”李春意敲了敲书房的门,然后冲着林嘉宝说道。
“你怎么亲自来了?我这就过去。”林嘉宝赶忙将书案上的邸报收拾仅柜子里,然后同李春意一同去了前院的厅堂。
“姐姐,姐夫。嘉宝有失远迎,还请不要怪罪。”林嘉宝刚一进门就朝着姐姐姐夫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