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只是现在需要提前一段时间罢了。
“大舅,这厂里没个技术人员也不行啊,我看看这次能不能忽悠一两个专家,让人家留在咱们厂里。”顾知朝想了想说道。
“那些可都是省城的专家,人家在省城可都是有工作的,能愿意留在咱们这小县城里?”刘继军摇了摇头,对此可不看好。
“这可不一定。”顾知朝挑了挑眉。
作为科研人员,他最了解科研者的心思。
如果安县有最前沿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学习,那不要说小县城,就是犄角旮旯的山坳坳里面,他们也愿意去。
这一批专家赶在年底都要来工厂,连国人最重视的新年都不过了,就足以看出这些人对知识有多渴望。
顾知朝手里关于肉联厂一系列的资料可不少,用这些资料当做鱼饵,总会有那么一两条鱼上钩的。
“不过大舅,我要是将人留下来,你这里待遇可不能差了。”顾知朝看着刘继军说道。
愿意留下来的专家,也不好苛待了人家,待遇各方面的可不能低了。
“当然可以了!只要人愿意留下来,我这里工资可以给厂里最高级别的,另外住房我也给安排,他要是拖家带口过来,媳妇和儿子的工作我也给安排!”
刘继军这是下了血本了。
也不怪他会如此,工厂里面有一位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专家太重要了。
不然机器出了问题,他们就只能停工,去省城请了人下来解决,一来二回的太耽误功夫了。
有了专家坐镇就不一样了,有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甚至对方还可以改善生产线的问题。
这么一个专家给工厂创造的利益能够抵得过厂里一百位普通工人。
“那我试试看吧。”
顾知朝点了点头,刘继军这里安排的待遇不错,这样的话他就更有把握了。
对于科研学者而言,没有省城和县城这样的地域分别。
对于他们而言,哪里有前沿先进技术知识,他们就乐意留在哪里。
之所以大城市里面专家多,那是因为前沿技术都集中在大城市里面,要是县城之类的小城市也有前沿技术,他们自然也是乐意去往小城市的。
吃过晚饭,大家都各忙各的了。
“知朝哥哥,我要听故事,继续讲嘛!”
顾知朝被刘乐怡缠着继续讲故事。
顾知朝昨天答应她了,而且白天工作了一整天,晚上他也准备放松放松,便带着刘乐怡和单文轩回了房间继续给他们讲故事。
刘乐怡之所以这么痴迷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故事很有趣,她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想要用这故事去学校里面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