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每一个改变,都是阻碍和风险并行,能够担得起这样风险以及拥有此等魄力的人,普天之下,不多。
正如众人口口声声说的,赵瑾这样的女子,天下仅此一位。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瑾三十岁这一年,太皇太后薨逝。
太皇太后临终前,床榻边上跪了不少人。
有儿媳,还有女儿,有孙子孙女也有两个外孙,甚至乎安悦公主的孩子也带来了。
耳边响着哭声,太皇太后想起自己的这一生,一共生了一对儿女,两个都坐在了皇位上。
儿子在位时,百姓也算安居乐业。
女儿在位时,繁荣昌盛,更是有前所未有的盛况。
她是两位帝王的母后,外面的人同样称赞她,生了这样一双儿女。
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外,她这辈子何等风光?
“瑾儿。”太皇太后喊了一声。
赵瑾坐在床边,闻言靠了过来,她其实并未苛待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体早在去年便已经恶化了,赵瑾派人找了许久的药材,又亲自诊脉写药方,为太皇太后针灸,才让她熬到了现在。
七十多将近八十的年纪,算是高寿了,众人皆道太皇太后是个有福气的人。
“母后。”
“哀家……想了许久,你确实不像是哀家教出来的孩子,反而像是你皇兄教出来的。”
太皇太后说着一顿:“哀家这辈子,确实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女子坐在龙椅上是何等的场面……”
她的声音不大,也就够床边靠近的几人听见。
一位母亲向女儿最后的服软。
她快死了。
但这辈子确实没什么遗憾,她的女儿像她但又不像,赵瑾不像任何一个人。
太皇太后甚至觉得这不像是她能生出来的孩子。
她小的时候,太皇太后还想过以后要给女儿挑个什么样的夫婿,只是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她才恍然惊觉,其实她这个女儿,成长路上的每一步,她这个当母后的,几乎没怎么插过手。
赵瑾看着已经衰老的女人,她出生时,还是风韵犹存的美,但想必年轻时,太皇太后更美。
这个时代如此,不是她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