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有的跟向暖打听县里的招工情况,也有的想走向暖的门路,去县城找份工作。
向奎也来了,跟向暖说起他们这边等开春后,要实行承包制了。
承包制经过去年一年的时间证明确实比集体制度要好不少,尤其是田里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
这不是种子好了,而是人的思想产生了变化。
给集体干活跟给自己家干活,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向暖不是管这块的,所以就知道这个事,但也没参与过。
向奎道:“年前我们已经根据村里的人口划分了田地,就等着年后抓阄实行了,您家这边……”
“上面怎么安排就怎么来,不需要给我特殊安排。”向暖道:“家里分的田地我们也没时间种,到时候也要委托村子里给看着点。”
向奎点头:“这是肯定的。只是你家陶天翔……”
“他户口不在这里,肯定是没的分的。”向暖道:“陶家那边不会少了他的田地的。”
有陶三爷在,少了谁的田地也不可能少了陶天翔的。
说完这事,向暖道:“向队长,你统计下咱们村子里能出门打工的劳动力有多少,以及木匠瓦匠这些手艺人,年后我有安排。”
向奎一听心里火热的不得了,说回去就统计,绝对不耽误事。
过了初三,村子里的人就忍不住要开始分田地了。
田地根据村子里的人口来分,其实也没多少。
因为他们这里是山区,良田少。
最后一个人能分到六分的水田,一亩二的旱地,还有山,山多,每个人能分到一些。
山之前也是集体的,现在也是要分的,具体就是拿出一部分来分,分到哪里那这一片的树或者竹子就是谁家的,以后就不能随便砍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