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页
赶紧把人带走吧,不然可太丢脸了。
有几个翻译上前就要引这外商代表团离开,向暖哪里肯。
她快速的摁了录音机,抄起喇叭用还算流利的英文开始介绍农产品。
本来被引着要走的外商代表团一听到向暖的介绍,立刻就又停下了脚步。
因为翻译如果不翻译的话他们光看那些东西,是真不知道干啥的。
就算看得出来是食物,但那些加了各种东西的食物,在他们来看,是不能被理解的。
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
但随着向暖一介绍,外商们就有些明白了,原来里面加的东西他们也吃过的,就有好几个人都不想走了。
翻译们一看,自然也不走了,还把向暖之前说的那些介绍又跟这些人说了一遍。
其中就有人指着那个香菇酱,快速的秃噜了一大串。
向暖都没听懂,但这不影响她的发挥。
语言有障碍,但美食没有啊。
她转身就从煮好面的锅里捞出了两三口的面条,接着舀了一勺子的香菇酱,以及一些酸笋,再加了一勺子卤汁,不能太多,那些人不喜欢吃汤料太多的。
她用筷子拌了拌后就递到那个外商跟前,示意他品尝。
外商挑了挑眉,接过后先是闻了闻,再次挑眉,用外语说了一句好香。
这句向暖听懂了,她点头:“这些食材都是采用了传统工艺熬煮了一个晚上,里面还添加了一些中药材,独家配方。”
这个还真不是胡诌的,卤汁里确实放了一些中药材。
翻译赶紧把向暖的话翻译给那外商听。
别看现在大家对中医很不友好,奉西医为神,但其实在这个时候外国人的眼里,中医是非常玄之又玄的。
他们深知中医的好,据说这个时候开始,一些外国商人就开始运用各种办法来买一些民间偏方了。
这都是题外话了。
那外商点点头,他不太会用筷子,就直接将面条卷了卷后塞进嘴里。
咀嚼了两下后,那人连连点头:“Verygood。”
说着又吃了一口。
其他人一看,立刻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碗,开始效仿向暖刚才的做法,盛了两三口面后交给了那些外商代表团们。
这些人都吃了,也都觉得这个酱料以及酸笋非常好吃。
外国人吃面,都是用酱拌着吃的比较多,吃汤面的少,所以向暖才针对这个饮食习惯准备了一些面条跟土豆。
他们当中一些外商的国家气候是不利于水稻生长的,所以吃米饭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