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向暖犹豫了下喊了一声:“三爷爷,您回去告诉二爷爷,想要我重新收他们家的货也不是不行;
你告诉方梅,让她在全大队公开做检讨,检讨她自己不用提我的事。然后,来跟我正式道歉,从事发到现在,她一直欠我一句道歉。”
“只要她做到这两点,我就可以既往不咎。”
她也不可能长期打压他们,毕竟这是一个情理大于法治的年代。
而且一直惩罚陶二爷一家,也不是她的最终目的。
有张有弛,有奖有罚,才能让别人对你产生敬畏的同时也愿意让别人跟随你。
你一直罚,就变成变相的打压,别人只会觉得你不讲情面,过于无情冷血。
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方梅做不到她说的这两点,那陶二爷一家继续被惩罚就不是她的错了。
她给了机会,现在选择权在他们自己手里,最后如果选择的结果她就不用承担因果了。
陶三爷听完向暖的要求并没有觉得她这个要求过分,而是一脸欣喜地点头:“好,好,我这就回去跟他们说,方梅要是做不到,二哥也没脸再来求我了。”
说完他又很慎重地向暖道:“丫头,谢谢你愿意给我这个面子。”
“三爷爷您说什么话呢。”向暖道:“我们不是一家人嘛,再说您也提醒我了,做事得有个度,也不能全凭我个人喜好。”
“是是……”陶三爷嘎嘎乐。
说完他又想起吴家来。
吴家的人在派出所蹲到大年三十那天才被放回去,成了全村人的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以前走到哪儿都昂着头的老吴头,如今走到哪里都低着头,看到人就躲,老大一家还吵着要分家。
“丫头,吴家那边……我觉得最好也给个期限,不然时间长了,对你的名声也不太好,你现在毕竟是公社干部,事极必反啊……”
吴家在五大队也是大姓。
春耕的时候吴家的人都在暗中跟他使绊子。
不过也不敢闹大事,毕竟他还是有权利决定能不能让他们吃饱饭的。
吴家纯属就是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纯恶心人。
向暖点头:“吴家除了吴松他们一家,其他人只要大队检讨,再来跟我当面道歉就可以。”
陶三爷点头,“行,我回去安排。”
向暖没再挽留了。
等陶三爷一走,向暖把笋子倒出来准备留一点起来晚上吃,剩下的焯水晒干。
不然到明天有些就发青不能吃了。
等把笋子都倒出来的时候她才发现下面居然还有一些米,拎了拎,估计有十来斤。
肯定是他们给的,怕她不肯要所以压在最下面。
向暖将米放好,继续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