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页
第二年,东风公社都没分配知青。毕竟河东大队是缓过来了,其他大队还手忙脚乱呢。
直到今年,才分了新知青过来,听说过几日到。
宋满冬思索着,手下没停,继续给大家捞泡菜。
如今粮仓丰裕,手有余钱,河东大队上的人也都舍得在吃上面花心思了。
她回来没多久,就有人馋她做的泡菜,询问其今年做不做。
闲来无事,宋满冬便顺手做了。
这一做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喜娟说炸红薯更好吃。”
“是咱们地里种的那种红薯吧?”
“好像是北红六号。”
宋满冬一心二用,把手里的碗递回去,点着头,“对!是北方研究所推出的新品种,在别的县别的地方种过。”
“虽然产量不高,但味道很好。”
几位婶子点着头,“这我们知道,胜男说过,种了有大用处。”
“难不成是做炸红薯?”
宋满冬卖了个关子,“等秋收之后,大家就知道了。”
在如今一众追产量的种子里,北红六号算是十分特立独行的了。
这个品种的红薯远不如河东大队往年种的白色红薯产量高,个头约莫只有成年男性的手掌长,细细的。
但薯如其名,掰开芯是红色的,吃起来黏糯香甜。
直接生吃都没问题。
炸红薯做泡菜,只是其中之一的用法。
宋满冬还想拿它做别用,也就河东大队如今麦子和玉米大获丰收,才会同意种一批北农六号。
这红薯是贺新云找到的,也是她从怀安县食品厂带走的。
今年春天便托赵胜男去搞这个红薯种了。
打了几年交道,粮种站的人对别人是信不过,但对赵胜男可不怀疑。
叫赵胜男和河东大队的代表立下盈亏自负的条子,没几天就把粮种给他们带过来了。
宋县长的吩咐粮种站的人会做,但赵胜男也自有其法。
宋满冬想着便有些出神。
赵胜男走的那日,起了个大早赶火车,是从宋满冬骑自行车送她去县城的。
河东大队上知道的人没几个,过来两日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而后从大队长口中得知她离开的事情,一个个的懊恼的不行。
这回姚娉婷是无论如何躲不过她们的眼睛了。
离开前两日,知青点的人便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