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说实话,她对刘妈的感觉比对宋瑾更亲切些。
这位不似保姆,倒像是宋瑾长辈,心肠也极好,更不像宋瑾那么深沉,偶尔甚至让人觉得他在谋划什么不太好的事情。
刘妈叹了声气,“昨天吓到你了吧?阿瑾气性是大了些,家里人打小就纵着他,没让他受过什么委屈,就是这两年生了点儿变故,他脾气更差了。”
“那倒没有。”宋满冬如实道,“吃过饭,宋县长就走了。”
当然,中间就蛋糕书对她进行了一番责问,这事儿宋满冬没忘,但也没必要提了。
提防是应当的。
宋满冬又问起刘妈她住院的事儿。
刘妈开口一阵气闷,“这真是……”
宋满冬连忙帮她顺了顺背,“若是说起来教您难受,还是算了。”
“我只是顺口关心一下,也帮不了什么忙,还是不折腾您了。”
刘妈缓过来摇摇头,“我还是该跟你说的。”
宋满冬听着她的话,偏过头来。
刘妈不提那些脏污字眼,只说,“还是水渠那点儿事儿,东风公社受河西大队牵连的几个干事家里人找上来,我知晓他们不容易,便叫人进了屋,想着宽慰一下他们。”
“谁知道他们没说两句,就开始骂起人。
他们心里头有气,分明自己也没做出,都是出于好心,没成想办了坏事,还叫自己丢了饭碗。
我想着骂两句就骂两句,左右阿瑾不在家,也听不着,只是人多容易上头,他们骂到了阿瑾父母,我劝了两句,没劝到,被气住了。”
宋满冬心想,这恐怕不是一句两句,应该还夹了什么过分的话。
刘妈又说,“我一晕倒,他们就把我送来医院了,交给医生才离开。”
“我后来想了想,也明白了,他们恐怕也没什么坏心,更不知道阿瑾家里的情况,就是憋着气,想痛快一把。见我出事儿,也没丢下我不管。”
。"而且这其中,也有阿瑾插手东风公社事务的原因,。"刘妈脸上有些难色,低声说了出来。
宋满冬经她一提醒,这才想起来,豫农二号是东风公社丢给宋瑾的难题,他们应当也没想过叫河东大队颗粒无收,但肯定想着叫这未定的种子让宋瑾好一阵头疼,谁知道任研究员竟然赶了过来,在河东大队住下。
这种子出自他们的那里,生根发芽到长成的每一步,没人会比他们更熟悉。
可以说从任研究员住下,就注定这玉米能长起来,能大丰收!
河东大队是欢欢喜喜,宋瑾也得了好,可不叫当初把麻烦推给宋瑾的人懊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