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她和哥哥各种推辞,才同意一人带一只鸡鸭回去。否则好不容易让父母办起来养殖场,光是自家人吃就能霍霍完。
宋时夏和哥哥期间又去大队找了二伯爷,提到村里修路的事。
“我们修路只有一个要求,修路工人都从咱们宋家村出人,如果是陈家村的人,必须得是没有骂过我们家的才行,我跟我哥没那么大度。”
宋国柱郑重点头:“放心,我肯定向着咱们宋家村,谁要是有意见咱就不修了,爱走不走。”
宋时夏和哥哥相视一笑,
“二伯爷,有您这句话我跟哥哥就放心了。您多动员动员咱们村有想法办果园的人,咬咬牙掏一笔钱真的不会亏本,要是第一年赔本就把果树原价卖回来。我保证只要咱村能供应水果我哥就能找到销路。”
宋时夏没出过远门,她一开始考虑的是水果只卖到首都,只要汽车开的够快当天就能送过去。目前市面上的水果几乎都是私人零售,很少有商贩大规模出售。
姚伯父点醒了她,原来水果好吃即便是隔着几百千米,他们都愿意为之买单。
而且宋时夏想起来水果有坏果没法处理可以做成罐头,到时候村里可以办个罐头厂,罐头可以远距离运输甚至可以出海。
所以村里如果只有几家人种果树还真不够卖。
宋国柱半信半疑:“真的?全都能找到销路?”
宋秋生接过妹妹的话,
“真的能,二伯爷你这次去首都见了世面,看那些首都人民手上有钱都花不出去,想吃个蔬菜水果还不如咱们乡下方便呢。”
宋国柱赞同点头:“是啊,咱们村里愁挣不到钱,城里人手上有钱没地方花。要是把咱村里的东西给他们城里卖过去,咱们赚到了钱,他们买到了东西,这不是共赢嘛!”
宋秋生拍手:“是吧,所以二伯爷劳您费费心,多劝说劝说。山地咱们自家都有,每家都分了地方,也就买果树花钱,实在不行咱们可以签个合同慢慢还,不过要是信誉不行的人可不同意啊。”
宋时夏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现在要是愿意种果树,以后咱们村里办了罐头厂就优先从家里种树的人里面选,一家四口不可能都去种树,让年轻人进厂里上班,咱们村年轻人的就业也有着落了。”
这年头只要一听到进工厂上班那绝对是体面工作。
果不其然,宋国柱想到村里未来会有工厂顿时动力满满。
“行,这事交给我,我绝对帮你们办得妥妥当当。”
“二伯爷,您也别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啊。”
二伯爷是宋家的靠山,如果他儿子能竞争到村长,以后宋家在村里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