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他十分喜爱垂钓,常常能在河岸边坐上一整天,若是钓到了肥鱼,定会兴高采烈拿回府上,命人挂在大门前炫耀一番,有时候还会专门宴请三两好友到家中一聚,实则是为了显摆自己的鱼。
他如今离开了北越关山后,在越州城落脚,闲来无事总会提着鱼竿到越州唯一的内河,他喜爱到偏僻之地垂钓,偏偏这时候又遇上有同样爱好的苏尝玉。
苏尝玉平日极少聚众参加宴席,基本是礼到人不到,一旦露面少了,即便遇见也不会认得出来,而贺宽正是如此。
所以当他们两人的鱼钩同时钩中同一条鱼后,互不相识的两人站在偏僻的河岸边上,为了一条肥鱼吵得面红耳赤。
有道“两岸猿声啼不住”,但那日是“两岸骂声啼不住”。
虽说这种概率属于千载难逢,可是他们的随从却看不下去,多次劝阻无果后,随从直接亮出各自身份想要为自己的主子争一口气,不料话落,争吵声戛然而止,最后两人都沉默不语。
贺宽更是默默地把那鱼一脚踹回河里去,两人各自收拾东西离开了河岸,当作无事发生散去。
原因很简单,苏贺两家在魏都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门第,理由是苏尝玉当年卖过一批器械给外敌,正是这批器械让贺老将军在战事中一败涂地,若非有人通风报信只怕全军覆没,至此以后贺家的重任落在贺宽的肩上。
商人为财,武将为战,贺老将军以耻卸去官职,从此也记恨起苏家,苏尝玉也因此被扣上“卖国贼”的罪名,两家人在不知不觉中划了楚河汉界。
垂钓一事发生后,两人偶尔都能碰见对方,渐渐地竟在钓鱼上暗自较劲了起来,哪怕一句话不说,甩出的鱼饵仿佛dàn • yào,恨不得炸了对方垂钓的领地。
三人前后脚离开花楼,贺宽前去越州骠骑府调遣士兵,而沈凭则带着《明盛大典》去见沈怀建,并且告知把他送离启州的打算。
沈怀建理解他的用心良苦,自然也答应了他的安排。不过他夙愿未了,离开之前想要见一见那些无籍的难民们。
赵或得知此事便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在他们去见林金伟的前一天晚上,官府突然前来禀报,匪徒劫财时失手杀害了无籍难民。
赵或当夜立即下令派人封锁全城,随后和沈凭一同赶到事发之地,当他们到达之际,听见拥挤的人群中传出林金伟近似乎癫狂的嘶吼声。
“我林某与诸位父老乡亲们至此遭尽白眼排挤,只因区区户籍之名!想当年越州沦陷外敌,谁人不是为求活路,为一口饭养家而被迫脱离乡籍!如今官府无能,答应还乡在前,转头反悔在后,不以光明磊落的手段取我良田,竟以卑鄙之举驱赶抢占钱粮!今日不过逃命又遭迫害,尔等袖手旁观时,和那鸦川口的匪徒到底又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