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我其实是第一次拒绝梁一晴的这种协调安排,心里很难不忐忑。
但比起拒绝梁一晴来说,把我拒绝调休这件事告知司昊,不知为何却用掉了我更多的勇气。
我不确定我是否误解了司昊这几次和我交流的意图——他好像……是在提点我该如何混迹职场。
好在他接下来的回复映证了我的想法。
[司老师]:[这个项目现阶段不算十万火急]
[司老师]:[需要赶进度时我会提需求]
[司老师]:[分内工作保质保量做好,其他的,可以合理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因为司昊的回复,我才真正松了口气,踏实下来,同时我也觉得有司昊这样的领导挺好。
我知道“合理的要求”是指项目十万火急时,“分内工作”更是很难去界定。
也知道等到十万火急时司昊肯定会要求协调人员甚至强势地安排人手加班,而领导安排的工作对于员工来说几乎就是“分内之事”。
毕竟领导阶层都是为利润服务。
但至少司昊平时无事时愿意体恤下属——这世上为了讨好甲方而压榨员工的领导实在比比皆是。
我忽然想起毛康在年会上讲八卦时说到的话:司昊曾经因为过于体恤下属,才会被当时的副部长掣肘。
越“好”、越心软、越为下属争取权益的人,越不讨老板喜欢、越难久居实权领导位置,各行各业现状都是如此。
司昊现在不一定还是当初的司昊,但通过短暂接触,我想,他即使为了往上爬而变得更加圆滑,也一定保留了他想保留的东西。
话又说回来,我忽然有个僭越的想法:与其让司昊当我的领导,我更希望这样的人可以是我的朋友。
因为领导总有和我利益冲突的时候,说话要谨小慎微,而朋友之间哪怕意见相左,也可以畅所欲言。
当然,我也只是……不切实际地随便想想。
两周半后,二轮数据分析完毕,与一轮呈现一致性,且结果不错,我在梁一晴的授意下,将报告整理好发在项目群里。
客户依旧希望我们尽早交付,又因为测试标本数量足够、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能够达到预期,最后便商议取消三轮,直接生产合同数量的产品并交付,如果后续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再另行沟通。
至此,我开年第一个项目历经周折,也总算完满脱手,甚至提前告捷。
这天上午十一点,梁一晴问我和任娜:“你俩今天带午饭了吗?项目结束了,我们小组要不要一起去食堂聚个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