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页
“您知道!你一直都知道!”徐由俭又嘶声大吼,“您明明一直都知道,为何不说?!您就是要看我痛苦……看我痛苦,不好过,您才满意!”
他又哭又笑:“这满京城的人都说您仁慈,您温和没脾气……只有我知道,知道您虚伪!佛口蛇心!我知道您不喜欢我,您跟父亲一样,就偏心大哥……所以您不肯救我!”
徐老太太看着他,眼中怜悯更浓了:“你可知先帝为何要你大哥外派?”
徐由俭一下子愣住了。
徐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里是说不尽的失望:“你父亲明明是中立,官职不大不小,从不参与党争,病逝时,却连先帝都亲自前来吊唁,你说是为什么?”
“他啊,早就知道先帝要对世家下手了。先帝要推新政,废内阁,收兵权。可世家挡在前头,世家不除,他哪里做得到呢?”
可他还是没能做到。
世家间大都相互联系,相互制衡,根连着根,若要废世家,必然要连根拔起,可连根拔起,必遭反噬。
到头来,他也只是废了内阁,设立了军机处而已。
可悲的是,兵权他还没拿到手,人就没了……
徐老太太眼中带着悲哀:“而你父亲属于中立,牵扯不多,势力不广,挑他下手是再合适不过的。”
第473章让他放过我
徐老太太看着这个已经养废了的庶子,沉沉叹了口气:“你父亲又怎会不知道呢?”
论才学,徐老太爷或许比不上宁老国公,但在官场浸淫那么些年,就算一直保持在中立,也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都不明白。
厉慧帝幼时活得战战兢兢,当爹的又偏宠庶子,若非朝臣拦着,他只怕早废了太子。
而在那样环境下生存的太子,心中当真就没有半点怨恨?
徐老太爷不信。
以至于厉慧帝一登基,开始清理异己时,他就隐隐明白徐家气数将尽。
他殚精极虑,又惶惶不安,也不肯站队去巴结朝臣,冥思许久,最终得出结论就是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于是徐老太爷开始频繁和渝州那边的徐家往来,打算送徐老太太回去颐养天年,又开始转移重心,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引得先帝不在用他,让自己在朝堂上越发像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老太爷知道自己大儿子才思敏捷,却爱钻牛角尖,容易剑走偏锋,于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将大儿子外派,想着离开京城了,或许能保住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