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七章国朝之患
这么多年下来,赵旭对范仲淹的了解不弱于旁人,这位宰执在他的面前更像是一位师长,谆谆教诲多过批评和指摘。
虽然赵旭已经总揽大政,可他身为宰执的范仲淹地位依旧不弱于他,对他的尊重还只是停留在皇权上,而非是对他这个人的尊重。
赵旭自然能感觉到这一点,但他并不在意,最要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范仲淹的肯定,父皇当初也是故意这么做的。
所以赵旭这段时间非常的努力,他在心中有所感觉的时候便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了这种感觉,并且顺着自己的这种感觉追查下去,果然他很快就分析出为何父皇会去兰州,为何父皇要把大政交给自己。
“我大宋财贸增长迅速,国朝赋税惊人,商税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虽未到全部,可十之bā • jiǔ来自商税和其他杂税。这些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并不是坏事,只要保证粮食够吃,工厂的增加和商贾的增加只会使得我大宋赋税增加,百姓的钱财增加,但有几个地方却不一样。”
赵旭的分析让范仲淹非常满意,直到现在他都能看清楚问题所在。
“有几家商号的问题尤为明显,比如石家的永信商号,宗室之中的皇佑商号,杨家的固诚商号等等,这些带有将门或是宗室要么便是大族的商号交税多是多,但却远远不及他们赚取钱财的应缴之税,孤自然知道他们在避税,这是许多商号在做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这些商号无一例外都用了一种避税法门,便是减少产出!”
范仲淹颇为震惊的望向赵旭,他没想到年轻的太子连这些都能看得清楚,不禁有些期待的问到:“哦!减少产出他们就会赚的少,虽然是避税了,可也少挣钱了啊!”
赵旭摇了摇头:“他们很聪明,他们把眼睛钉在了朝廷减少税收的地方,每每遇到战事,朝廷必会对军械的原料,军资所需的东西进行减税,比如铁矿,比如布匹,棉花,粮食…………”
范仲淹笑了笑:“官家也曾说过,战争最是赚钱的好法门,这是天下公知的事情,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赵旭脑袋歪了一下,望向范仲淹道:“范相公难道就看不出其中的问题吗?”
赵旭的眼神让范仲淹有些尴尬,就像是在看待一个傻子,而范仲淹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只能尴尬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