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弹是怎么出现的?
崇文院的秘阁之中,大宋的皇帝赵祯坐在摇椅上惬意的看着一本格物院大匠的奏疏,奏疏中还有一些图纸,赵祯看到的是一个圆锥形的弹丸,在后面画的是代表火药的黑色。
这大概就是他们想象中全新的火炮dàn • yào,赵祯觉得很有意思,这是一种对未知探索的大胆尝试,圆锥形在他们看来很适合大宋的火炮。
渐渐的头子可以减少阻力,而大面积的尾部可以更好的与炮管契合,产生更大的出膛速度,想法和后世的炮弹一模一样。
值不够后世的圆锥形是柱状,而现在大宋匠人提出的圆锥形却是真正的圆锥形,若是从横剖面看,完全就是三角形的。
赵祯知道这东西不会附和空气动力学原理,而且这样的圆锥形大大减少了炮弹中火药的装填量。
伸手在空中挥了挥,边上的三才立刻递来一支沾了朱砂墨的御笔,笔尖上的红朱砂吸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赵祯提笔在原本的圆锥形上加上了几笔,使得圆锥形后面多了一个圆柱形,并且顶部并不是尖尖的而是变成了稍微圆润一点的形状。
顺便还把炮弹标注为弹丸,把里面的火药标注为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