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
年轻人即便是再喜欢之乎者也,也经不起某些“诱惑”,苏轼这样有“功底”的人更是在这猎场之中撒了欢的射猎,四周和他差不了多少的年轻文臣岂能受得了?
瞧他弓马娴熟,刀行厚重的模样,个个眼馋的不行,而负责这次秋狝的军中将士更是被赵祯安排过去指导,于是一群原本斯斯文文,在朝堂之上礼节俱全的文臣便摇身一变成为慷慨激昂的汉子。
嘴里发出响亮的叫声,不断的奔袭追逐猎物,开始的时候他们一群人追逐猎物,但逐渐的,随着技术的娴熟,变成三四个人追逐,再后来便能一个人单独追逐猎物去了。
这是最直观的改变,也是时间最短的改变,赵祯不一定能改变那些上了岁数的老臣,但对于这些年轻的臣子还是有办法的,而且在朝堂之中的京朝官,没过四十岁的都算是年轻人了…………
尚武的风气需要带动,需要引领,当大多数文官都开始骑马射猎的时候,剩下不多的也就跟着一起来了。
范仲淹作为文臣之首,中书省的门下平章事,还上了贴身的衣物,穿着皮甲,手持弩箭的参与射猎,这对文臣来说影响极为深刻,在关键的还是他打到猎物了……一只倒霉的狐狸。
这可不得了,谁都知道相比鹿,牛,羊,这些大型的动物,狐狸这种个头小,速度快,还非常狡猾的猎物极难捕捉到,即便是好猎手也不一定能每次猎到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