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开国伯与长城
包拯是什么人?大宋的三司使,财计之学的行家,这么多年早已改变了原本的固执和保守,最少是在财计之道上是如此。
在大宋的三司之中,包拯主管节流,而蔡伯俙主管开源,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可不单单再是节流了,开源?他包拯也会!
从这车轮之中他便看到了美好的将来,马车速度的提升可不单单是速度提升这么简单,这还代表大宋的运输能力的提升,运输能力的提升还意味着什么?
包拯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大宋的货物能更快的抵达所要去的地方,钱财更快的回到大宋,商业更加繁荣,货物的运输更加快捷!
马车并不是跑不快,而是因为颠簸的问题无法快速行驶,所以有些商贾情愿使用速度慢但耐力充足持久的牛车,反正只要他们把货物运到就能赚钱。
但现在有了这些又快又稳的马车,以后的商业会变成什么模样连包拯自己都不好说,而当务之急是要立刻拨款格物院,让他们做出更多的橡胶车轮来。
现在最需要这些橡胶车轮的不是商贾,而是大宋的边墙!
大宋的长城建设飞速发展,但在朝臣们看来依旧是不够的,而每日的花费却颇为巨大堪比用兵,于是官家提出,由朝廷提供钱财和匠人指导,商贾包揽各个段落进行建造,最后由朝廷派出专门的官员进行验收。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商贾得到了赚钱的机会,而朝廷则是节省了开支,相比花钱雇佣劳役,以及每日支付庞大的开支,这种外包的模式更加节省开支。
服劳役是封建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虽然是朝廷付给工钱,可这些工钱少得可怜,而且百姓必须要服从摊派,这就让有些人不情愿了。
现在朝廷完全撒手,只付给钱财,剩下的事情交给商贾自己去完成,当然朝廷会向这些商贾提供修筑长城的材料,这样一来便不会有人敢用材料作为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