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全县第一老大难
楚建国这下完全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一个因素。
可这些基础设施?
“县里每年都要给麻里镇拨款,”赵荪豁出去了,直言不讳地道,“有人说双桥镇吃扶贫款吃肥了,这话不公平。”
李维山这时候才敢插嘴,他很委屈地表示:“许多人说我给双桥镇落实了多少不该有的扶贫款,这话我没法辩解。双桥镇前些年没基础,发展的时候,的确是依靠扶贫每款,全镇一分钱一分钱积攒出发展基础的。可后来的双桥镇凭的是干苦力活,做代工,一点一滴积攒出发展实力来的。”
但他不能不承认,双桥镇发展起来的时候对周边乡镇的虹吸效应很巨大。
原本麻里镇拉来的一个汽车零件的加工厂,因为双桥镇条件更好,虽然交通不如麻里镇这么好,可那边的人员素质和基础建设,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要远远高于麻里镇,所以人家搬到双桥镇了。
反观麻里镇,从镇政府到民众从来不考虑自己有什么问题。
他们就是闹,去县里找县政府闹。
一闹县里就得给钱。
“双桥镇现在的确还存在吃扶贫款的有钱人,但数量不多,不超过两位数。麻里镇全部!”李维山哀叹道。
刘孜庆补刀:“那不一定,麻里镇吃扶贫款的人的确多,可双桥镇绝不至于两位数的非法吃扶贫款的人口。”
“我说的是户不是人口。”李维山淡淡道。
楚建国不听他们的辩论,从车窗里往镇子上看。
崭新的学校,里面似乎空荡荡的,偶尔能看到有窗子上出现几个小脑瓜,那是还在上学的孩子。
旁边的镇中心小学还好一丁点。
最起码学校里读书声声音还不小。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教育的不重视居然能严重到如此地步?
楚建国考虑在镇子里开个会。
市里县里一起向镇子里施压,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林西岳不赞同这种现场就要结果的做法。
他认为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