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孕期记事
当然,这些表面功夫要做足,里子也要做好。万书阁确实藏书无数,凌王妃给夫子们的俸禄,可比六品官员。
并且在幽州当夫子,还真在凌王那里挂了官职,这跟给士族当幕僚可有前途多了。
凌王妃还答应他们,幽州有出版印刷坊,可出版他们的著作。
这最后一点,比给他们高薪还要让人兴奋,读书人最期盼的事,不就是出书立著,千古留名吗?
庞先生也不催他们做决定,反正今年是不指望离开了,幽州一到八月就开始冷,八月底下大雪也是常有的事。
住到明年,这些人会跟那些贵女一样,被自由又兴盛的幽州城吸引,赶都赶不走。
凌王妃千金买马骨,豪掷千金为万书阁征招夫子之事,随之越传越广,且随着这三个有名望的夫子的到来。
别的地方的学子不论,这北境的读书人都跃跃欲试,不少求学艰难的学子,趁着寒冬未至,启程往幽州来了。
赶到八月初的时候,万书阁已经招收到一百多位学生,这些学生可不是才启蒙的孩童,有一半已经是童生,还有三个秀才。
不过三个秀才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来的目的是求学,也是想找差事。
庞先生对此很高兴,别说三个,便是来三百个秀才,幽州也能给他们提供职位。
八月初的时候,墨门的工匠学院也正式挂牌,举办的仪式比万书阁还要隆重。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比起读书人的万书阁,匠人的学院更受他们喜欢和期待。
毕竟一百个孩子,可能才有一个秀才,不,更多的时候,一千个孩子才有一个秀才是常态。
而学门养活自己的手艺,可比读书容易多了。更何况工匠学院还有墨门的大师亲自指导。
百姓更愿意让女儿考进医护学院,儿子进工匠学院,只有极聪慧的孩子,才会送到万书阁求学。
故而工匠学院挂牌招生这天,半个城的百姓都来观礼,一看招七到十四岁的孩子,学费虽然不便宜,但能拿工分抵一部份。
家里有适龄孩童的,都兴奋极了。纷纷带着户籍证明,来给孩子报名。
那些外州城来打短工的百姓,在城外听说了这件事,都羡慕不已。羡慕幽州人,孩子能有个好前程。
都向自己的管事打听,外地人能不能给孩子报名?管事笑说目前还没章程,不过以后肯定是可以的。
夸张地说着工匠学院和万书阁有多大,容纳数万学子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