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猪尿泡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管得不是那么严,为什么不多养,进而发家致富?
事实上,这只是副业,主业还是生产劳动,有劳力的都得去干生产队每天指派的农活。
喂猪的事儿,主要是由老人和孩童完成。陈安读书那会儿,最重要的事就是放学回家割猪草。
关键是,这些大都是本地土猪品种,山里连粮食都困难,更别说有多少余粮用来喂猪了。
至于饲料,想多了,甚至很多人家,就靠养猪补偿得来的粮食过日子。
就凭着割来的猪草,煮熟的烂洋芋、烂红苕和洗碗刷锅的泔水以及玉米面皮啥的,本就长得缓慢的猪,营养跟不上,就长得更慢了。
花上两年时间,养出一头一百多斤两百斤不到的猪,付出的代价不小,是真的养不起。
还不允许单独宰杀送去出售,否则就是投机倒把。
这也是陈安不去卖熊肉的最主要的原因。
陈安家里面,除了这两头宰杀的,还有两头六七十斤的,得到明年才能宰杀。
养这四头猪,还是耿玉莲和瞿冬萍勤快了,看上去肚子拖地,就是不胖。
今年能留下一头整猪当年猪的,在石河子村不多,有大半只能杀一头,交一半到食品站。
“林哥,帮我估计下,这头送到食品站的猪能评什么等级?”陈子谦笑着问林金友。
在杀猪这一块,林金友经验丰富,估计得非常精准,不亚于食品站的验收员,他估摸出来的情况,偏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