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
江叔听得满头雾水:“辽军追我们,怎么我们反而跑辽国地界去?”
“辽军也是这么想的。”苏娴立马明白苏泠之意,她道:“三妹的主意极好,此地四面环山,辽军铁定想不到我们敢往辽国地界跑。而其实,只要翻过那座山躲过辽军我们就安全了。”
苏泠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江叔,”苏娴吩咐:“现在,赶紧通知所有人,我们这就往雁门山躲避。”
“哎!好好好!”江叔忙跑去了。
苏家商队迅速集结,蜿蜒蹒跚地往北而去。
然而看似近在眼前的山脉,实际上行了将近两个时辰。到达雁门山山脚时,已经临近傍晚了。
冬天的白日短,黑得也快,分明才是酉时,夜幕就浓浓地压下来。
苏娴望着高高的山巅不大确定地问:“三妹,这座山极高,看起来也无路可走。我们有马车,车上还载粮,这.真的能行吗?”
苏泠静静地望着山,若有所思。
江叔问:“三小姐在看什么?”
苏泠:“看走哪条路。”
江叔也跟着仔细看,可怎么看都没看出哪里有路。
苏泠道:“世间山脉河流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看似无路,其实路在其间。我们找准山脉河流的规律,便可从中寻到路。”
“比如这座雁门山乃东西走向,东为阳面,西为阴面。那么东边必定积雪少。山谷陡峭不可走,山脊虽有路却不宽阔,唯有鞍部可行。”
“鞍部?”江叔问:“哪里是鞍部?”
“两山相接必有鞍部,鞍部与山谷类似却又不同。山谷陡峭难走,可鞍部层层衔接,地势平且宽。”苏泠道:“我们就沿着鞍部走,而且朝阳面的方向会轻省些。”
如此一听,江叔恍然大悟:“可不是这个理?我小时候随着父亲去砍柴,父亲也说,走两山之间的洼地比走山脊更省力。”
苏泠笑着点头,看向苏娴说:“大姐,天色渐黑,事不宜迟让大家上山吧。若推测不差翻过这座山需要一个时辰,届时我们在此躲一宿,次日天明再下山。”
“好。”苏娴道:“就按三妹说的办。”
酉时,苏家商队开始上山,果然如苏泠所料,雁门山看似陡峭无路,可沿着鞍部走并不难。而且辽军似乎也想不到他们会往辽国地界躲避,直到这时候也没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