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
京城百姓在为汝南侯府三公子李贽被砍手臂的事议论纷纷,而朝堂中也为南边水患的事议论纷纷。
此前南边连着下了大半个月的雨,雨势凶猛。可抚州知府失职大意,使得当地洪涝严重。
这便算了,地方上的官员欲上折子禀报,可抚州知府怕影响政绩死死摁着不表,这一瞒竟是生生酿成大祸。
抚州知府是从东宫走出去的官,是太子提拔的人。上任数年政绩平平不说,居然还惹出了大祸,为此皇上这些日都没给太子好脸色。
今日在朝上,圣上更是对太子提出的政见斥责了顿,一度令二皇子舒心不已。
下朝后,二皇子身边的幕僚建议道:“殿下,抚州水患之事我们还可大做文章。”
“说说看。”二皇子懒懒坐下来。
那幕僚道:“仅朝堂弹劾太子,动摇不了根基,将抚州知府换成咱们的人,这一仗可就赢得漂亮了。”
二皇子沉思了会:“太子恐怕不会轻易让我们的人去。”
“属下有个法子。”
幕僚凑过去低声说了一番,二皇子听后神色迟疑。
“殿下,”幕僚道:“抚州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发生点什么事都有可能,有谁能想到殿下身上去呢?”
他道:“只有抚州的事越严重,圣上对太子的失望才会越深。”
“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再考虑考虑。”
他沉吟了会,突然问一旁坐着的忠勇侯:“陆安荀那边情况如何?”
指的是拉拢之事。
忠勇侯暗暗羞愧,当初萧家跟苏家闹得太僵,让他一时间拉不下脸去求和。
他道:“正如殿下所知,下官那不成器的儿子曾与陆安荀有过不快。陆安荀此人性子桀骜等闲不易讨好,且宽裕些时日。”
二皇子点头:“要尽快,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若是等太子再复宠可就错失良机了。”
“是,下官明白。”
幕僚们离去后,没多久,外头小厮禀报:“殿下,皇子妃来了。”
二皇子蹙眉:“让她进来。”
二皇子妃李茹一身华贵牡丹织锦长裙款款进门,面上一副端庄且温柔小意的模样。
“殿下。”李茹走过来,比起往常的明艳,她今日略显憔悴。
“殿下可听说妾身娘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