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
陆安荀不懂:“什么买卖?”
嗐!房地产生意这不就来了吗?
苏绾说:“这事你只管去做,哦,对了,我也出钱。”
陆安荀诧异:“你要做建房子的买卖?”
“那当然,这么好的买卖不做白不做。”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届时名下坐拥房产无数,每天日进斗金,多爽!
下半辈子还奋斗什么?直接摆烂!
“就这么干!”苏绾鼓励:“建房子的事不用你操心,甚至不用官府出一文,继续招商,多的是人愿意出钱。”
陆安荀稀罕得很。自古以来哪里建房不是官府出钱?她倒好,一计“招商”吃天下。
却着实为他解决了个大难题,毕竟现在修渠、修路、航运各处都要花钱,若是再出钱建房屋难免有亏空。
“你这主意好!”他说:“不过房屋也不能乱建。得规划起来。火楼、河渠、供水以及瓦子商市布局都得有个章法才行。”
苏绾暗暗给小公主的聪明脑袋瓜点赞,这么快就想到城市规划了。
无意中发现大商机,苏绾的富婆目标格外坚定。她深知自己手头的钱不够,还特地写信给三姐苏泠让她借点。
百里言玉才荣升为准姐夫,对于小姨子“有难”,他很乐意慷慨解囊。
于是两人共同谋划,准备在津阳大干一场。
第52章苏绾,陆安荀
泗州之地,聚焦津阳。
津阳县往西,至长坡镇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官道,据说这条官道可容纳五辆马车并行,又称之为五马通天路。
通天路两侧新建的高楼林立,有茶馆,有客栈,有酒肆,还有各样铺子。
在高楼的西南方,此时还可见许多人正在挖土建基。听人说,津阳县县令在这规划了一大片地,即将修建一排排屋舍供给津阳的商客居住。
东南临海之地则修建了许多像匣子一样的房屋,据说那里是津阳县的海产基地,有养殖场,有作坊,还有仓库。
若站在山冈上向南或向北眺望,还能瞧见田地里站了许多人。那些人是做什么的呢?是开荒和修渠的。
陆县令说了,冬天过去,春天很快就要到来。届时农夫们要犁地播种,开始种田了。
这成了津阳县的百姓们最盼望的事。他们种了数十年的田,可从未有一次是耕种自己的。
但津阳县豪强铲除后,曾经被霸占的田地如数归还,过去被沦为佃农的百姓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田耕种。
田地是百姓的信仰,是希望,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