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财政之忧
“只是其人确有大才,不可屈就。
“这样罢,我欲使他为尚书左丞,辅佐先生处置公务,先生以为如何。”
汉献帝建安四年,始分左右仆射,权位仅次于尚书令。
而尚书左丞辅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尚书右丞辅佐左右仆射,掌管钱谷等事。
桓熙计划等谢安在尚书左丞的位子上作出成绩,再将他推上仆射之位,毕竟桓熙派人前往江东征辟谢安,本就是为了替王猛分担政务。
王猛自然不会反对桓熙的安排,赞道:
“梁公行事周密,臣并无异议。”
谢安并不知道桓熙与王猛在三言两语间,就已经敲定了关于他在梁国的官职。
桓熙对谢安的能力,自是心知肚明。
虽然谢安不像王猛一样全面,并不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桓熙麾下,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二月十二,楚军南渡汉水,班师于襄阳。
郗超身为楚国尚书令,为群臣之首,带领众臣在城郊相迎。
“恭贺楚公,得胜而归,光复旧都,功在社稷。”
郗超上前道贺。
桓温走下马车,握住郗超的手,说道:
“战事固然凶险,可要是没有景兴为我稳定后方,我安能放心于敌僵持。
“景兴坐镇荆州,总揽后勤,调拨军粮,从无短缺,此番收复洛阳,以景兴功劳为最。”
事实上,桓温在为将佐们请封时,就是将郗超表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