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抱憾而归
绕过高王城,占据蒲坂,对于苻健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苻健面对高王城一筹莫展,一时之间,实在想不到攻取城池的办法。
既要派重兵看住高王城的守军,又要分出大量将士护卫粮道。
只要高王城还在,虞国就不可能经由蒲坂入关。
当夜,二人秉烛夜谈,索遐大有收获。
地道若要挖得宽阔,工程量也就大了,又怎么可能不惊动城内的守军。
苻健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
也就是说,虞国必须倾注举国之力,才能守住进攻关中的跳板。
高贵名门的袁绍,显然就是挖地道的行家。
因此,官渡之战时,袁绍不出意料的穴攻失败。
赵俱这些年在官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
同时,由于西征时,并没有经历恶战,只是在姑臧城北打了一场伏击,便平定了整个凉州。
当初被桓熙带去长安,在军府任职,后来因安置迁民有功,被提拔为主薄,又奉命出使铁弗匈奴,坐镇银川,管理单于台。
但想要通过地道入城,在城中守备充足的情况下,显然不现实。
虞军惊慌失恐的折返逃离,但还是有数百人因为吸入了大量的烟尘而致死。
甚至因为高王城的存在,还得分出重兵看住城内的六千精锐将士。
赵俱、索遐二人并非痴愚之辈,自然了解桓熙的良苦用心。
好在当初他与桓熙、王猛推演高王攻防战时,桓熙就曾专门提及过应对穴攻的防备之法。
而苻健被高王城阻拦,却无法效仿,纵使他绕过高王城,攻克蒲坂,也不敢进攻关中。
虞军已经接连三天对高王城发起了如潮水般的攻势,甚至苻健亲自督战,但是收效微乎其微,反倒伤亡了数千将士。
说着,桓熙招呼索遐前来,介绍二人认识。
苻健倒也没有怪罪他,只是望着前方屹立不倒的城池,苻健一颗心逐渐往下沉。
桓熙将他扶起,笑道:
“全之(赵俱字)无需多礼,来,我为你引见一人。”
当桓熙反攻蒲坂时,苻健还得调集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