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聊以慰藉
邺城此时已经乱作一团,冉闵战败被擒,对于留守的众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燕赵慷慨之士,并非仅有自杀成仁的司徒刘茂与特进郎闿二人。
在冉魏太子冉智一筹莫展之际,魏将蒋干挺身而出,协助冉智稳定城中局势,随即向谢尚派遣使者,固守待援。
只是城中无粮,军马已经杀尽,只得以人肉为食。
当年石虎强征民女,安置在邺宫之中,足有数万之众。
而这些身世凄惨的女子,如今也成了邺城守军的口粮,蒋干仔细算来,肉食储备,足够他们坚守数月。
邺城,沦为人间炼狱。
冉魏皇后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枚等人被擒,一并送往蓟县,冉魏就此灭亡,国祚仅有三年。
毕竟,如果不是真的信任自己,张重华必然是要拆看这些信件的。
张重华看着诗文笑道:
就连桓熙都不得不代拟节妇吟,感慨此事。
正当谢艾严防桓熙突袭凉州之际,一骑自天水北上,又是为桓熙送信而来,只是这一次,桓熙也许是吸取了过去谢艾不拆信封的教训,这一次带的是口信。
数年来,谢艾镇守金城,面对桓熙的暗中示好,始终不为所动。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在张祚等人离开后,张重华唤人将谢艾此前送来的桓熙信件尽数取来,这些信件,都不曾开封。
凉州许多人认为桓熙之志,在东而不在西,认为大可高枕无忧。
张重华作为诗里的良人,又怎会去猜忌那位节妇。
期间,魏将蒋干率领五千精锐出城迎战,魏军大败,战死四千余人,蒋干单骑逃回邺城。
此时,谢尚部将,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正驻扎在枋头(河南浚县淇门渡)。
果不其然,当谢艾看到这些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送回来,不由感激涕零。
但谢艾的对手不再是麻秋、王擢等人,桓熙自领军以来,未尝败绩,能使奇沈,也可正合,威名为天下所重,并非易与之辈。
邺城守军此时吃了四个月的人肉,数万宫女已经被吃光了,继续坚持下去,只能向城中百姓下手。
“桓公差你带来口信,究竟所为何事?”
此前未能与桓熙更早相识的遗憾也随之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