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页
不管怎么劝说,罗氏药业坚持不上市,不吸纳任何投资,保持原有的研究制药模式,稳步前进。
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他们研究的热情,也不能影响他们药厂成品药的价格。
随着媒体的报道,药效的显著,本就是药业老大的罗氏药业销量更上一层楼。
原本的罗氏药业在很多的时候,他们的药物都是不被一些医生选择的,毕竟他们的价格过低。
但自打罗氏药业血液药物的面市,地位发生了转变。
很多医院都求购罗氏药业的药物,只是罗氏药业一直推脱没有药物,正在筹建中药厂,药物需要先供给早期合作的医院。
说的是早期合作,其实就是那些愿意给老百姓开低价药的医院。
罗氏药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医院的态度,更是改变了老百姓的态度。
有很多时候,老百姓不知道这个药好或不好,有的人单纯的要贵的。
但现在,一律罗氏药业。
药业的改变,让被触碰利益的其他人有些坐不住了,但安宁那一座大神在那里镇着,很多人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发布会后,罗氏药业被很多人调查,安宁也是一样,当然他们调查出来的只是上面想让他们知道的。
例如状元身份的安宁,不到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课程,并成功解答两道数学难题的神人。
这位神人在专利法出台后,每年的专利费拿到手软。
这可是纯纯的利润,不参杂任何水分。
怪不得罗氏药业那么坚定的不吸收任何投资。
罗氏药业和安宁两条路子都不好走,所以筹建的中药厂成为了重中之重。
发布会后一个月,罗氏药业宣布了中药厂的资格,但凡符合资格的人都可以参与罗氏药业中药厂的投标。
罗氏药业发布了厚厚一沓文件。
从土壤的湿度温度酸碱度到环境气候的变化幅度,从种植条件到采药手法全部都有严格的标准。
这一标准出来,直接刷下去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厂子。
剩下的一部分,只能说勉强合格。
这些中药厂提交了自己的文件,由罗氏药业来审查,明面上看来只有等待结果,实际上每一家暗地里都有动作。
罗氏贿赂不了,那就从对家入手。
很好玩的一幕开始了,一共有八家中药厂提供了招标的文件,可审核的第一天,就有一家中药厂因为一条“药物生产规格不和批次”的消息而被刷掉。
第二天,又有一家工厂的老总突然爆出了一条家庭丑闻,虽然中药厂很坚强,但总归没有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