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这回连在外头他也不掩饰了,整个人潦草得要命,十米外就闻得到周身的酒气,就差把失恋两个大字刻在脑门上。
“您就这副模样见陛下?”李时居忍不住凑上去揶揄。
“唉。”薛瑄嘴皮子懒懒一动,“我这不是被童大珰赶出来了么!”
李时居“啧”了一声,“童大珰对薛兄还挺好。”
“那是自然,要不是三殿下救过他性命,加上我暗中相助,东厂那样复杂的地儿,他能这么年轻就登上顶峰?”
李时居讶然,嗓子低下去,“童大珰是三殿下的人?”
第125章太子
薛瑄反应过来了,知道是自己说漏了嘴,胡乱打岔道:“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啦,我知道你向来仰慕三殿下,总之听着就行,可别再告诉别人了……对了,尚家军回京你知晓么?”
李时居点点头说知道。
薛瑄挠了挠下巴,“你瞧瞧,陛下最后还是赞成了三殿下的想法,大殿下这些日子不高兴,他门下的大臣们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特别是计玉书那个爱掉书袋的,我看着乐呵得很。”
说话功夫已经走到了宫门外的岔道上,薛瑄与李时居告别,登上了自家的小轿。
李时居却回头望了望皇城里巍峨的宫殿,目光从明煦帝起居的紫宸殿上掠过。
穿越前读历史,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曾经英明的汉武帝最后会好大喜功,为什么大唐交到聪慧的李隆基掌中却会引发安史之乱,为什么康乾盛世会被少年成才的乾隆弄得国库亏空。
人是复杂的动物,而明煦帝是个复杂的君王,作为大邾的执局者,他的心思层层叠叠,难以窥探,或许有人以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猜中天子的想法,但是一个人如果表现得过于想赢,那他就已经是输了一筹。
事态的发展,却比她想象得更快。
三日后,李时居照例入朝当值,先头还一切如常,直到明煦帝轻轻咳嗽了一声,童子昂当着整个朝廷的面,捧出一张圣旨,在明煦帝的示意下,朗声念出: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付托至重。皇三子陈定川,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天意,俯顺舆情,正位东宫,以继万年之统,以安四海之心!”
这一句“皇三子陈定川”,令满朝大臣震惊不已,面面相觑,连李时居都抓着毛笔愣在当场,直到一滴浓墨滴到了眼前的草纸上,她才猛地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