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然后陈定川再当着众人的面,一一展开,统计人数。
第一个选的是以“束水攻沙”策治河的,列举理由为:“博识广闻,言辞雅正……荐以式。”
赵考官的脸色瞬时便垮了下来。
不过第二张纸打开,却又是相反的选择,以“堵不如疏”策来治理黄河,理由是:“经义纯心于学,策问尤为实用,实乃贤才。”
赵考官脸色稍霁,点头道:“中肯。”
不过接下来几张纸,选的却都是“束水攻沙”策治河的考生,有人称赞他四书制艺卷“诸子百家,靡不淹贯,材大而学博”的,有人点评他判词卷“立论雅正,明辨正枉”的,有人认为其赋诗“文辞清丽有风骨”……
一张张看下来,赵考官黑着脸一甩衣袖,“如果选此人为会元,岂不是鼓励天下举子削尖了脑袋在策论上标新立异么?”
同考官们不敢得罪,只垂下了头,不好争辩,方珍运拉着一个在工部任过记事的考官站在角落,背对众人,不知道在摆弄些什么。
“总得先求变,变则通嘛。”有几名考官走上前,嗫嚅着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赵考官冷笑一声,朝前一步怒道:“别狡辩了,我看你们就是借此抒发对大殿下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