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五香烧酒比寻常酒水更烈,多饮了两杯,神情也变得更生动起来。
“殿下,我总觉得这几个月写起文章来,仿佛遇到了瓶颈。”终于把最关心的问题说出来了,李时居很迫切,需要陈定川的答案,“国子监里的寻常考试倒也罢了,只是明年乡试……”
陈定川道:“监中命题的不过那几人,想来他们的思路你已经琢磨透了,若你担心的只是考试,我可以请翰林院的博士来出题目,不过依我对你的了解,你的野心不止于此。”
李时居点了下头,眸光闪闪发亮,“我想做出好文章。”
陈定川沉吟片刻,“若你这么说,我反倒明白了。”
“什么?”
陈定川笑道:“时居,文章贵在自然,你若在提笔之前,心中只念着此文是否足够好,那便失了境界。”
“贵在自然……”李时居喃喃念着这几个字,忽然就明白了林黛玉当日教晴雯写诗时,“不以词害意”的意思所在。
进入国子监以后,她凭借系统的帮助,如今算得上学贯古今、知识渊博,但是写文章从来就不是看谁典故掌握得多,好的文字自有气韵流动,当她能达到信手拈来,无意成文的程度,那便是大成了!
原来自己一直没想明白的地方,被陈定川三两句话点拨开来。
忖了忖,她不禁偏起头问他,“殿下的学问,是如何做到这般出色的?”
第84章文章
陈定川拨弄着长寿面上的葱花,平静地说:“因为年少时很索寞,两位皇兄一直暗自较劲,而我无处可去,无人可依,除了偷偷读书,没有其他能做的事情。”
其实他从没跟人说起过自己少年时代,或者更早时期的宫中生活。
有记忆起,他便被迫和母妃分开,与两位兄长一起生活在饲养皇子的撷芳殿里。日子无非受尽欺凌,竭力藏拙,直到在后来有了机会,以满腹学识和出口成章的文采一鸣惊人、震惊朝野。
如今想起来,那时困在一方小小天地中的生活,却也恍若隔世了。
他没说的话,李时居却从原书中读过,所以很贴心地垂下眼眸,没有追根究底。
“都是读皇家的书,到底是殿下您天资卓绝。”李时居调整好情绪,仰起脸来,笃定地拍起了马屁,“管他什么夺嫡夺得闹哄哄的大殿下和二殿下,反正我觉得三殿下就是最好的,我一心跟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