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这段时日她实在过得太忙碌了。
买下小院、重新装点后,她只给母亲过了一次寿诞,然后就是准备考校,熟悉手头上的“巧舌如簧”“一目十行”“笔走龙蛇”三个初级技能,以及“斗酒诗百篇”那个阶段性奖励。
练习吹笛和书道,竟已成了她为数不多的消遣。
日子过得很充实,等她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见到陈定川了,甚至连崔靖都不见踪影。
“既然有闲心出题,那么风寒大概早就好了吧。”
李时居自言自语嘟囔了一句,在满地烟霞色的夕光中,走处国子监。
第二天拿到卷子一看,四书制艺题全然没有上回那么刁钻了,要求三百字完篇,篇幅也不算长。
题为“女与回也孰愈”,出自《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子贡说的一段话,大意是——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比,谁好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孔子说,我同意。
李时居没怎么思考,文章看多了,就有这点好,能很快想出破题的方式。
“孰愈”是比较子贡与颜渊,“但对于孔子启发子贡这一点上,“自省”更是其中关键。
她用笔尖沾了沾墨汁,很快在纸上写下:“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1]
有了开头和中心论点,接下来的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一气呵成,直到结尾处,以“吾不能忘情于女,且不能忘情于女之与回也,女与回也孰愈?”[2]反问点题。
李时居搁下毛笔,吹干墨汁,她自认为这篇写得简洁俏皮,首尾呼应,比先前的文章又有进益了。
然后再看帖诗题,很合暮秋时令,出的是——赋得“月过楼台桂子清,得“清”字。
这不仅对题材做出限制,而且于用韵上亦有要求,比上回考得更难了。
李时居闭上双眼,在心中唤了唤系统:“阿统,那个阶段性奖励技能【斗酒诗百篇】没有失效吧?是可以用的对伐?”
——岂料阿统君用振聋发聩的沉默来回答。
李时居眉头一蹙,心生不祥:“阿统啊阿统,救救我!救救我!”
系统叹了口气,“都说了斗酒诗百篇斗酒诗百篇,你又没喝酒,还指望技能发挥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