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然,这些菜不费时,各位郎君稍等。”萧懿拿着点餐牌给到了吴三,除了鱼羊鲜,其他四个菜费不了什么功夫。
有间食肆拿菊花做菜并不是标新立异、开创先河的事儿,古人早就知道菊科植物是能吃的。人们最早把野菊的嫩叶嫩苗当野菜吃,蒲公英就是菊科植物的一种。茁壮成熟的枝叶则拿来入药,主要用于预防瘟疫。
对于菊花的吃法则更加丰富,直接嚼生的,或者做成菊花饼、菊花粥、菊花酒,甚至还有菊花暖锅,传说还是陶渊明发明的哩。
这么一比较,萧懿新开发的菊花鱼羊鲜一点都不稀奇,主要在一“鱼”一羊组成“鲜”的巧劲儿。
吴三迅速将鲫鱼去内脏、刮鳞片,清洗收拾好,吸干表面水分再划几刀,放入热锅中加盐慢煎。小心摇晃锅,保证鱼肉的完整,当鱼皮慢慢变黄,延锅倒入一杯酒,去腥增香。
当鲫鱼表皮彻底焦黄,用铲子捣碎鱼肉,倒入半锅开水淹没鱼肉。一定要开水,不然鱼的鲜味无法融入汤汁中。锅中添上几片姜,炖煮一刻钟。肉眼可见的,汤底转变成奶白色。
煲煮鱼汤的间歇,他又切了一大块羊里脊肉,剔除筋膜,片成鱼片一样的薄片,加入盐、蛋清调开的淀粉,充分搅拌上浆;
说到刀工,萧懿是真比不上吴三。无论什么肉到他面前,他“歘欻欻”三两下的功夫,全整成厚薄均匀的片片。真是一门令人羡慕的技艺啊!
锅里倒入大量的油,待油温烧到四成热时,将羊肉片过一遍油。如此一来,羊肉表层的淀粉定型,但内里仍然柔软。
接下来迅速煸炒羊里脊肉。锅里放少许油,煸香蒜末和笋干,加入过油的羊肉片,添上少许酱油,滑炒片刻便盛出。
鱼汤煮够时间,过一层纱布滤,将鱼肉鱼刺全都筛出不要。纯白的、无杂质的鱼汤,铺上满满一盘煸炒后的羊里脊肉,不肖很长时间,两种味道便会融合到一起去。
简单调味出锅,再撒上枸杞和菊花瓣,奶白、鲜黄、嫣红交相呼应,无比吸睛。往常会选用带皮羊排做鱼羊鲜,但是今日为更快的出餐,店里选用了里脊肉,口感更细腻。
这盆菜一上桌,岑洵他们点的菜品就已上齐,前前后后只用了半个小时。另一道黄花羹是快手菜,沸水放入菊花浸润出香气后捞出,然后加入饴糖和撕碎的菊花,放入菊花花瓣和水淀粉进行勾芡,煮至浓稠后出锅,同样铺一层菊花瓣。
黄花羹和菊花鱼羊鲜,一甜一咸,一稠一清,一淡一浓,搭配着正正好。
岑洵打了一小碗黄花羹,透明的、润润的,里面细碎的花瓣早已在高温中变为深黄,和新鲜花朵一对比,立即有了深浅层次感。
他用勺子捞出一大口,边缘溢出的汤汁黏连着、缓慢地流落,唇齿间是菊花的清香和饴糖的清甜,丝毫不需要咀嚼。
“甚是有趣!”岑洵赞叹。
“为何不见鱼肉却有鱼香?”同行的伙伴疑惑不已,鱼羊鲜里明明只有薄薄的羊肉片呀。
“你细尝这汤。”裴徵喝一口奶白色的汤,悠悠抬头指点。
“哦!原来鱼用来熬汤,汤成则弃鱼肉,果然精细。”
崔明远特别喜欢鱼羊鲜里的羊肉,不仅是口感鲜嫩的原因,还因其入味,肉片很薄,极易吸收汤汁的鲜美。他细看才发现,就这么薄薄的里脊肉,外围居然也是晶莹剔透的、粉粉嫩嫩的,尤其漂亮。
店家小娘子对食物多么热爱才能做到如此极致!崔明远心底喟然而叹。
“你们听说了没,今日一早玄武门的骑射比赛?”胃部感受到食物的重量了,大家纷纷八卦起别的话题。
“你现在才知道吗?”说话的人很是震惊,国子学的学生大多数来源于官宦家族,近来家里人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听说某些同学的阿耶连夜加训呢。老掉牙的消息大家不可能不知道啊!
“不是,是最新的消息。”这位郎君神神秘秘的,眉飞色舞讲述起来:“你道本次谁拔得头筹?”
众人一致摇头,确实没来得及听阿耶或阿兄们说,午餐都在外面用的呢!不过,这人怎么知道的?不会是瞎说着玩吧!如此一想,面上的犹疑神色带了出来。
“你们是什么意思,不信我是吧?卫王一路纵兵扬鞭、箭若白虹、百步穿杨,赢得圣上赐的金弓哩。”被怀疑的人有点委屈,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手消息大家居然不买账,“不信,今日回去问你们阿耶去。”
“如果是卫王,某信。”裴徵觉得从结果来看是靠谱的,“偶然领略过殿下风采。听家中长辈说,老卫王当年也十分看重骑射功夫,大抵是家学渊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