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枭龙公司
厂所联合和厂所分开,各有利弊。
按照国家的设想,研究所搞设计,生产厂搞生产,这样双方各司其职,而且,一个研究所的产品,可以给多个生产厂。
但是,这种制度带着明显的理想化,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在研发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会相互推诿,有了功劳相互争抢,能大公无私的毕竟是少数,厂所分离增加了隔阂,让生产厂和设计所之间沟通复杂,又给踢皮球提供了天然的掩护,所以,厂所分离制度的所有优势,都会在实践中变成劣势。
生产厂没技术,客户要求改进就只能去求设计所,如果设计所不管呢?
就连老毛子都发现了这种制度的不靠谱,现在已经是生产科研联合体了,当然了,都是清一色的研究所当主导,生产厂当配角。
至于生产厂把设计所给兼并了的,还真是没出现过。
132厂就是没办法,被逼着拥有了改进飞机的能力。当然了,也有一个成功的例子:320厂。
320厂可不是纯粹的飞机制造厂,刚刚建厂的时候只是用来维修雅克-18的,很快就把这种飞机给仿制出来了,代号初教五,之后又把歼六改成了强五,现在更是拥有了歼十一这种主力项目,一跃成为了国内军机生产的一线大厂。
132厂就是把320厂当榜样的,他们也要努力拥有飞机设计能力,成为一线大厂,但是……
其实,秦锋是动过脑筋,让611所帮132厂搞超七,但是,历史上的成功项目想要移植过来,也是要看时机的。
当年能成,是因为歼十已经有了,611所锻炼出来了一流的团队,搞超七就是小菜一碟,现在,611所正在夜以继日地搞歼十,根本就没时间没精力搞超七。
所以……
“如果觉得这个团队太弱,那就增强这个团队好了。”秦锋说道:“缺人,咱们就招人,航空专业的那些小伙子们,挖一批过来,老毛子那边的技术人员,让别兹留特科先生写信,请一批过来……”
别兹留特科已经来了,他只是一个种子,可以请他熟悉的人过来啊,只要锄头舞得好,就没有刨不塌的墙角!只要工资给得好,就能忽悠过一批老毛子来,哪怕仅仅是周六日过来,咱们鲲鹏航空开个莫斯科到川省的国际航路都成!
“至于设计,手工绘图太落后了,需要全面普及计算机制图,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关技术了,只要移植到咱们的龙芯电脑上来,咱们就能有最强的计算机搞研发。”
国内第一次在飞机设计上用计算机辅助的,是飞豹战斗轰炸机,611所设计歼十,用的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只不过机器和程序都是国外的,现在,龙芯电脑已经有了,运算能力一流,完全可以搞定。
“秦总,咱们最大的问题是……缺钱!”屠老支支吾吾地说出来了难处。
请别兹留特科一个人过来,给他开多高的工资都能接受,但是如果请更多的老毛子呢?这些工资就是一笔额外开销,毕竟,给少了老毛子也不来啊!还要采购那么多计算机,还有程序,这些都是钱。
当然了,这些也只是小钱,关键还是研发,吹风洞要钱,造样机试飞要钱,而且都是海量的资金!没有个上亿的资金,根本就搞不出来!
原本只是在歼七的基础上修改,那还可以利用现有的飞机来改动,要彻底的推倒重来,那费用可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
“钱的问题好说,可以找银行贷款,也可以由我们太平洋集团来解决资金问题……”说到这里的时候,秦锋突然灵机一动,好机会啊!
太平洋集团目前的主要业务还是造车,造飞机只是一些基本零件,但是,既然要发展工业来振兴国家,以后肯定是要涉足航空工业的,马老还眼巴巴地等着呢!
所以,干脆现在就更进一步好了!总不能一直给别人帮忙,给别人做嫁衣啊!
想到这里,秦锋摇摇头:“唉,可惜伱们是国企,如果我们太平洋集团投入资金,然后占你们132厂一定股份的话,上级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只投资可以,但是,在场的人哪个有足够厚的脸皮这样要求?拿太平洋集团的钱搞高风险的项目,上亿元的资金随时都可能会打水漂,到时候132厂也只能当老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