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名

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伴读可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景恪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

“楚王一路顺风。”

之后朱桢就登船出发,船队会从长江入海,然后一路向南到达泉州。

经过修整补给之后,直达楚国。

送走朱桢,朝堂却并未恢复平静,反而变得更加繁忙。

没别的。

迁都。

耗时两年多,洛阳城终于修建完成。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东西都要事先做准备。

太子朱标再次启程,前往洛阳坐镇。

这次他可是带着整个东宫一起去的,顺便还带走了半个朝堂的官吏。

这些官吏包括六部等各个衙门的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洛阳将架子搭起来。

为后续整体迁徙做准备。

接着,朱元璋任命了洛阳城的大小官吏。

然后从应天迁徙了一部分百姓过去。

同时还从江浙、两湖、川蜀、云贵等地,各迁徙部分百姓前往洛阳定居。

总人数达十五万。

这将是洛阳城的第一批百姓。

这还不算完,朱元璋又下旨拆分应天。

这其实是陈景恪的意思:“应天实力太强,作为京师自然没有问题,可作为陪都会抢了洛阳的风头。”

“且地方太强,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此时的应天,地界包括了后世的安徽、江苏和上海。

地域之广阔,经济实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未来大明肯定要发展工商业,这里的实力只会更强。

到时候真的有可能会出现,陪都反过来压国都一头的态势。

而且地方势力的话语权太重,也确实会影响朝廷的政策,最后好处全让他一个得了。

朱元璋虽然看不到未来,但仅凭眼下他就知道,应天太强必然是隐患。

群臣自然不会反对,他们比谁都希望大明能平稳。

于是,就将应天一分为二。

一为江苏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江苏省,省治自然就是应天城(南京)。

另一个省的名字就比较有争议了,大家取了很多名字。

最后朱元璋拍板,凤皖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凤皖省,省治就放在了凤阳。

凤取自凤阳,朱元璋的老家。

皖是因为此地为古皖国地界,取历史悠久之意。

对这个名字,自然没有人会反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