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303章 不用牺牲,李爱国的计划

第303章 不用牺牲,李爱国的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算是遇到了重大事情,也只需要用电台跟上级汇报。

老黑,老白他们听说计划要呈交到老领导面前,个个都兴奋得瞪大眼睛,为能参加到这次任务中,而感到自豪。

“爱国,快快,我来帮你做计划。”

“这是纸,我给你拿笔。”

“.我给你扇风。”

看着组员们一个个积极万分的样子,李爱国虽不确定老猫口中的‘老上级’是哪位,但是也隐约有了猜测。

老猫是解放前就加入了特殊战线的,而且级别又够高,他的老上级很可能是【农夫】。

李爱国扭头看看老猫,递出询问的目光。

老猫迟疑片刻,还是重重点头。

李爱国心中一阵火热。

自己的计划竟然能呈现到【农夫】面前,这实在是太让人激动了。

李爱国精神抖擞起来,拿起纸笔开始计算计划的相关细节问题。

老黑,老白,老刀在旁边打辅助。

身为通讯员的燕子,则去联系机场方面。

就在五人小组商量计划细节的时候,周武也带着两位保卫干事来到了盐镇。

盐镇是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座小镇。

这里古称盐汛。

“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

盐镇东南面呈扇形环绕大海,先民靠海吃海,煮海水为盐,盐业也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前朝曾经拥有几十个盐灶,解放后国营盐场在距离小镇上十几里的地方设立了“军民田”。

因此经常有吃公家粮食的职工们来这里逛街,盐镇也比周边的小镇更加的繁华。

盐镇有上、中、下三条老街,

老街两丈余宽的狭窄坡街以鹅卵青石彻铺,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房舍,

在三条二里长的窄街上,有油坊缸房,旅店商铺,铁匠、木匠、泥瓦匠、银匠、皮匠、口袋匠……镇上居民,不是买卖人,就是手艺人。

每月的2、4、6日是盐镇的集日。

每逢集日,附近的农民不约而同到集市来,将自己种的农产品如番薯、花生等挑到集市上卖给镇上的渔民。

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们之间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往往是一把菜换多少鱼,有时候也以米作为货币。

今天是4号,正是集日。

所以盐镇显得比往日更加热闹。

周武和两位保卫干事早就换上当地老百姓的衣服。

身穿粗布褂子,腰间缠着黑布条子,脚上穿的是黑色圆口布鞋,头上戴了一顶草帽。

这些衣物还都是半新不旧的,再加上他们操着一口熟练的盐镇话,进入盐镇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几人在盐镇上转悠了一圈,花了几毛钱从摆摊的铺位上,买了一把土烟叶,确定没有被跟踪后,这才晃悠到位于镇尾的刘记油坊铺。

油坊铺是那种老式的作坊,由一头驴子带着碾盘转圈。

逼仄的铺子内,人声驴叫声掺杂在一块,显得格外的热闹。

“老刘在家吗,啰是东边大姨家来的,刘福老叔在家吗?”周武大大方方的走进铺子内,同一个瘦高个打了声招呼。

刘福是镇上的积极分子,在造船厂改造的时候,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也算是造船厂保卫科安插在盐镇上的眼线。

瘦高个是刘福的侄子,虽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却也知道知道一些典故。

“啰家的驴子不偷吃嫩们的油饼,嫩们要是不信,就在这里盯着。”

“啰还有客人,就不招呼嫩们了。”

瘦高个随口敷衍了两位难缠的客人,冲着周武点点头:“在的呢,搁后院里晒太阳,啰去喊他。”

“不用了,你前面带路就好。”

瘦高个转过身带着几人走进后院,距离很远就扯着嗓子喊道:“叔哇,东边大姨家的表哥来了。”

待周武走进院子,瘦高个轻轻关上门,示意媳妇儿搬来凳子,坐在那里守着门,他自个则去前面继续招呼客人。

刘福今年将近五十岁了,却身体健壮,正拎着木锨在院子里翻晒油渣。

这玩意可以到码头上跟渔民换鱼,也可以自家炒菜用。

见周武亲自登门,刘福慌忙不迭的放下木锨,大步走过来。

“周领导,您今儿怎么亲自过来了。”

刘福年轻人的时候,家里面遭了苦难,跟着大兵去过不少地方,所以乡音已经消退不少。

说着话,他就要搬凳子倒水。

周武伸手拦住他:“刘福同志,别忙活,今天我来到这里是有点事情想问你。”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