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页
弘明帝向来宽待臣子,这厢天薯大丰收,也不惜吝啬,五品及以上官员各赏了俩,众人自是千恩万谢。
傍晚下值后,途径鸿胪寺,苏源远远就瞧见唐胤跟人有说有笑地出来。
看见门口的苏源,唐胤眼神一亮,跟同僚说了声,直奔苏源跑来。
“源哥儿你怎的来了?”唐胤也不管身后的同僚怎么想怎么看,在宫道上就跟苏源勾肩搭背起来,“番商的事儿都忙完了?”
苏源心情不错,由着他去了:“眼下没什么事,接下来也能清闲一段时间。”
“对了,明晚我打算让青恩一家过来吃饭,你跟方兄要是有时间,也过来热闹热闹。”
“行啊,方东那边交给我。”唐胤挤眉弄眼:“你晓得的,我最喜欢热闹了。”
苏源笑着应下,两人一道出了宫。
临别前,唐胤突然来了句:“也不知孙尚书何时回来,没他在户部坐镇,总觉得底下的人都懈怠了不少。”
前几日鸿胪寺接待番商,耗费了不少银钱,昨儿左少卿打发他去户部要银子,那主事鼻孔朝天,真是好大的架子。
不过唐胤没打算跟苏源告状,显得他很没用似的。
苏源沉吟一二,说了个保守的数字:“起码要一两个月,还早着呢。”
唐胤头都大了,默默抱紧怀里的天薯,怏怏道:“只希望怀宁县的百姓没事。”
苏源闻言,有些不以为然。
三个村的人都死光了,痘疹的传染性那么强,其他村落怎么可能安然无恙。
“孙大人为官数十年,不是初入官场的年轻人,事情很快就会解决的。你若有什么难处,大可来找我。”
只要不违背做官的基础原则,大多数官员还是愿意给他这个面子的。
唐胤感动得泪眼汪汪,但还是忍痛拒绝了:“我都已经三十二了,总不能一直倚靠着你们往我嘴里喂东西,虽然艰难些,但只要想到年底考绩,我就不觉得哭了。”
一如年前唐胤所说的那样,去年他的年底考绩非常不错,鸿胪寺卿看中了他的巧(话)嘴(痨),将他要了过去,如今已官至五品。
做上五品就想做四品,总之唐胤干劲十足,只盼着四十岁之前博个四品大员当当。
有盼头总是好的,苏源很是欣慰:“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二人相视一笑,登上自家马车,扬长而去。
翌日早朝,苏源总觉得龙椅上那位情绪不太高。
趁退朝时飞快瞥一眼,发现弘明帝嘴角下压,十二旒冠冕后的脸黑沉得厉害。
可今儿早朝上并未发生什么大事,昨日更有天薯大丰收这样喜事,他老人家又因何不虞?
苏源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去想,按部就班地点卯、处理公务、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