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页
赵澹也没说信还是不信,只将口供交给弘明帝。
弘明帝放下暗部这些日子在怀王府的盯梢情况,苍老的脸冷如修罗:“既是他的过失,便仗一百,流放五千里。”
这还是弘明帝在位期间,最重的流放刑。
赵澹眼底闪过思量,什么都没问,恭敬退下。
第155章
天薯一事就此落下帷幕。
众臣得知陛下对农户的最终处置,脑海中浮现俩字儿——
就这?
这可是产量不亚于天铃,且能让百姓不必挨饿的好东西。
那农户因个人过失害死大半的天薯,流放五千里未免太便宜他。
要御史大夫说,就该斩首示众,方可杀鸡儆猴。
御史大夫不满意,又在翌日的早朝上跳出来。
“陛下虽以仁治国,却不可毫无底线地一味仁政。”
“那农户犯下大错,处以极刑也不为过,此乃妇人之仁,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重新判罪!”
言语间颇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意味。
苏源眼带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眸光轻动。
不知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妄想左右陛下的决定。
官员们深深埋首,不敢去看上首弘明帝的脸色,等待着陛下龙颜大怒,当堂发作了此人。
然而,想象中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的场景并未降临。
弘明帝双目幽深,内里晦暗不明:“君无戏言,既说了,就没有收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