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客人们安静排着队,谈笑的模样一度让苏源以为自己回到了杨河镇。
再一晃神,耳畔又是恭敬的男声:“大人,关于顺来集市,下官这边有事汇报,您看......”
苏源眸光沉静,面色淡然的模样已初见威严端倪:“边走边说。”
通判知事应是,自觉落后苏源两步,毕恭毕敬地缀在知府大人身后。
二人走过长廊,不时有官员拱手见礼。
这一刻苏源无比清醒地意识到——
这里不是杨河镇,是由他管辖的松江府,也是责任与梦想并行的地方。
思绪流转间,通判知事已道明在重启顺来集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初弘明帝在多处设立顺来集市,规模不一,占用场地自然也有区别。
与凤阳府的不同,松江府这边的顺来集市位于府城犄角旮旯的一小块地儿,撑死只能容纳几十个摊位。
现今朝廷重视起顺来集市,各地顺来集市自然存在竞争关系,其繁荣程度也与府衙官员的政绩挂钩。
巴掌大一小块地方显然不够施展,通判知事花了一天时间在府城底图上挑挑拣拣,又去实地考察,总算圈了三个位置。
“这三处不论是地段还是周边百姓,都符合开设集市的标准。下官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来请大人圈定具体位置。”
苏源思索片刻,最终划定城南的一处。
通判知事面露诧异,久久未言。
“有话就说,不必支支吾吾。”苏源眼也不抬道。
通判知事咽了口唾沫:“大人为何选这处?”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是最看好城东这一处。
一来靠近城门,二来与府城原本集市相邻,彼此也能带一带生意。
苏源身体后靠在椅背上,慢条斯理道:“这一片住的都是平民百姓,朴大人可别低估了百姓的购买力,在商品足够优惠的情况下,往往是他们买的更多。”
反观官员及商贾,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集市上那些个便宜玩意儿压根看不上眼。
只有推动消费,才能让整个顺来集市快速运转起来。
“再者,这附近有两处官盐铺子,彼此也可带些生意。”
通判知事不解:“城东的集市不也可以......”
“那是你不了解市场。”苏源出言打断,言语却温和,“形成良性竞争也就罢了,若双方因为竞争大打出手,岂不是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