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倒卖考题自是不存在的,若不然证据早就甩出来了。
被这么一怼,那书生当场就噎住了,旋即又理直气壮道:“又并非只有倒卖考题才叫不公平,此次主考官阅卷乃至皇上在殿试之上的表现来看,你敢说没有偏向性?”
闻言,兵马司指挥使也是被逗乐了,“这话可就更好笑了,我一个不曾参加过科举的人都知晓考试前要打听打听主考官的偏向喜好,譬如喜欢华丽辞藻堆砌还是简洁干练的,更偏向于保守派还是激进派,甚至包括喜欢的字体等等,这些都会在最终的卷面分上体现出来,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若按照你这说法,历朝历代历届的科举岂不是没有一场公平的?怎么往常不见人闹腾,你们偏就觉得委屈极了?真要怨,也只能怨你们自个儿准备得不够周全,哪里来的脸要求重考?凭什么要求重考?”
“若这一次可以重考,那是不是往届落选之人也能如此无理要求?往后每一届都能有样学样,落榜了就怨主考官和皇上有严重偏向性太不公平,不给重考就往死里闹腾!”
“这样下去我看这科举也不必再考了,左右都会有人落榜有人不满,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番话将那书生给怼了个哑口无言,也令一众在场的考生不由面露赞同之色。
事实上真要说起来,科举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公平。
打从踏上科举一途的那一刻起,每一次的考试不仅仅只是要考自身的学识,主考官主观上的偏向性亦不容忽视,甚至就正如兵马司指挥使所言,很多时候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考不上或许不是学识不够,而仅仅只是因为碰上了政见不合甚至完全相悖的主考官罢了。
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真摊上了又有什么法子呢?只能自认倒霉罢了。
顶多下一回再考时提前打听清楚主考官的性格喜好,从而对症下药。
只要不是考题提前泄露,就不能说不公平,更没有理由要求重考。
思及此,本就处在对立面的那部分考生看向这批人的眼神就更加怪异了,鄙夷之色实在过于浓厚。
“这位大人所言在理,委实过于无理取闹了些。”
“为了想要重考,连丞相卖考题还有皇上……那样的瞎话都编的出来,实在有辱斯文!”
“莫非只有叫你们考上了才能算公平?真真是招人发笑。”
“科举本就是圣上给自己挑选合心意的人才来用,你的政见都与圣上不合了,圣上还挑选你做什么?这算是哪门子的不公平?”
“科举落榜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如今这般一闹下来,却连自个儿的尊严脸面都丢尽了。我若是你们,都只恨不能挖个洞钻进去,这辈子再不出来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