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不过这也没法子,谁叫殷晟已经“两元”在手,若因为长得好看就硬是要点他做探花郎,反倒是可惜。
有什么能比得上一个十七岁的“三元及第”来得更震撼呢?
对于殷晟自己来说,这绝对是个足够记入史册的美名。
对于单若泱来说,初登基加开恩科便收获一个年少有为的“三元及第”,这也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兆头,是足以令世人为之津津乐道的。
是以,最终便呈现出了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画面。
而有这两位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和议论,夹在中间的榜眼倒是显得过于默默无闻了些,一同跨马游街之时收到的关注实在少得可怜。
不过这也难怪,一则历来仿佛都是如此,往往第二名的榜眼还不如第三名的探花来得出名。
二则这一届的榜眼容貌也实在过于普通了些,放在人堆里都找不见的那种,唯一值得关注的一点大抵也就是还挺年轻,看起来也不过才二十多岁的样子罢了。
一甲三名年纪最大的也才三十出头,这也算是历朝历代以来都极为罕见的现象了,毕竟科举一途实在称得上是千难万难,多少人考了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只能止步于秀才甚至童生。
能够以三十多岁的年纪高中进士那都绝对能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足以见得其中的艰难。
由此也不难想见,面对呈现出来的这样一个结果,背地里的非议究竟会有多大。
普通百姓倒还好,就纯粹看个乐子,不少考生们却是议论纷纷没个消停,就差没明摆着说其中有猫腻儿了。
当然了,这也就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人却说什么也不相信。
无他,盖因丞相的名声实在太好了。
他老人家亲自出题亲自主考阅卷,若这都不能保证公平公正,那还能指望什么?
两派人谁也不服谁,吵得很欢,流言难免也传到了单若泱的耳朵里。
对此她也懒得理会。
的确不是很公正,可那又如何?
有些人文章做得好不假,卷面分也的确很高,可骨子里却满是酸儒的那股恶臭味儿,她要来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