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薛宝钗当即就摇头反对,“母亲瞧瞧香菱那身段儿像是‘长大了’吗?过两年再说罢。”
“也罢……也不好真祸祸了小孩子。”
“二太太来了。”
母女二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是同样几个大字——无事不登三宝殿。
“宝钗也在屋里呢?今儿怎么不曾去找宝玉和姐妹们玩?”王夫人有些诧异,瞧见她手里的针线,转脸就开始怨怪薛姨妈了,“她一个小姑娘家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你整日将她拘在屋里做什么针线啊?回头将孩子闷坏了有你急的。”
还非得又补充一句,“咱们家又不是史家那样的,还非得叫小姑娘自个儿做针线去补贴家用。”
言语中的讽刺、鄙夷之意实在是过于浓厚,仿佛忘了史家还是老太太的娘家。
当然,也兴许正是因为知晓的缘故。
薛宝钗微垂着头抿唇笑了笑,“前两日许是不小心受寒了,近来便总有些咳嗽,只好过段日子好些了再去找宝玉他们玩,省得再连累他们一同受罪。”
说着,还似模似样地捂嘴轻咳了几声。
这下子王夫人就不再说什么了,只连连点头嘱咐她养好身子再出门去。
转头又是一叹,“我是真羡慕你每天都有亲闺女陪着跟前,哪个寂寞都轮不着你寂寞。”
薛姨妈顺口就笑道:“你这话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可就跟旁人说,不知道的还当你是在炫耀呢。能陪着跟前尽孝的闺女多得很,却有几个能像娘娘这般能给亲娘给家族挣得如此荣耀脸面的呢。”
这话落在王夫人的耳朵里自是舒坦极了,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口中却仍说:“我哪里需要她给我挣什么荣耀脸面呢,只求她能好好的便再满足不过了。”
“当年才多大点的一个小人儿,打小在家也是千娇万宠的,冷不丁就离了我去干起了伺候人的活儿,我这心里可别提多难受了。”
“这么些年骨肉分离,见也见不着,有心想打听打听却也都没个门路,我是时时刻刻记挂于心,吃吃不好睡睡不好,一时担心她可曾吃饱穿暖,一时又担心她别小小年纪冒冒失失得罪了贵人……”
真不想要这份荣耀,真要这么舍不得这么担心记挂,当初做什么送人入宫呢。
薛宝钗缓缓垂下眼帘,将那一抹讥嘲掩于深处。
不过同为人母的薛姨妈却似乎很能感同身受,听着听着便不由红了眼眶,连声安慰道:“如今好了,娘娘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你也不必再如此揪心,只安安心心享清福罢。”
又问,“听说今儿大清早你就进宫去了,可是见着娘娘了?她如今过得可好?”